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6页 |
前言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35页 |
第一节 奶牛卵巢性疾病不孕的研究进展 | 第17-31页 |
第二节 B 超在监测奶牛卵巢上的应用 | 第31-35页 |
第二章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常见卵巢疾病性不孕症的调查与分析 | 第35-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调查牛场 | 第35-36页 |
·调查方法 | 第36页 |
·临床诊断方法 | 第36页 |
·数据统计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调查结果 | 第36-37页 |
·不同胎次奶牛卵巢疾病的发生情况 | 第37页 |
·不同体况奶牛卵巢疾病的发生情况 | 第37页 |
·不同规模奶牛场奶牛卵巢疾病的发生情况 | 第37-38页 |
·不同检查季节奶牛卵巢疾病的发生情况 | 第38页 |
·不同空怀时间奶牛卵巢疾病的发生情况 | 第38页 |
·伴发其他类型疾病的情况 | 第38-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胎次对卵巢疾病发病的影响 | 第39页 |
·不同体况对卵巢疾病发病的影响 | 第39页 |
·不同规模牛场对卵巢疾病发病的影响 | 第39页 |
·不同季节对卵巢疾病发病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空怀时间对卵巢疾病发病的影响 | 第40页 |
·伴发疾病对卵巢疾病发病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奶牛常见卵巢疾病的综合诊断 | 第41-52页 |
第一节 奶牛卵巢囊肿和排卵延迟的综合诊断 | 第41-48页 |
前言 | 第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试验动物 | 第41页 |
·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41-42页 |
·奶牛卵巢疾病 B 超诊断的操作方法 | 第42页 |
·血样采集与保存 | 第42页 |
·奶牛卵巢囊肿血清中雌激素和孕酮测定的方法 | 第42-43页 |
·奶牛卵巢囊肿和排卵延迟的诊断方法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卵巢囊肿和排卵延迟奶牛的诊断结果 | 第43-44页 |
·奶牛卵巢疾病的典型 B 超图像 | 第44-45页 |
·卵巢囊肿和排卵延迟奶牛血清中雌激素、孕酮测定的结果 | 第45-46页 |
3. 讨论 | 第46-48页 |
·卵巢囊肿奶牛的诊断 | 第46页 |
·排卵延迟奶牛的诊断 | 第46-48页 |
第二节 奶牛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的综合诊断 | 第48-52页 |
前言 | 第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试验动物 | 第48页 |
·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48页 |
·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诊断的方法 | 第48-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0页 |
·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的诊断结果 | 第49页 |
·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的典型 B 超声像图 | 第49-50页 |
·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奶牛血清中雌激素、孕酮浓度测定结果 | 第50页 |
3. 讨论 | 第50-52页 |
·奶牛卵巢静止的诊断 | 第50-51页 |
·持久黄体奶牛的诊断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应用优化激素方案治疗奶牛常见卵巢疾病的研究 | 第52-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试验动物 | 第52页 |
·试验药品与器材 | 第52页 |
·优化激素治疗方案 | 第52-53页 |
·治疗效果判定 | 第53-54页 |
·优化方案治疗卵巢疾病前后 B 超扫查 | 第54页 |
·统计分析 | 第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优化激素方案治疗常见卵巢疾病效果统计 | 第54页 |
·应用优化方案治疗奶牛卵巢疾病前后 B 超声像图 | 第54-56页 |
3. 讨论 | 第56-59页 |
·优化方案中注射 VAD E的作用 | 第56页 |
·优化方案中不同阶段保胎措施的分析 | 第56页 |
·优化方案治疗卵巢囊肿 | 第56-57页 |
·优化方案治疗排卵延迟 | 第57页 |
·优化方案治疗卵巢静止 | 第57-58页 |
·优化方案治疗持久黄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口服中药理囊散、促孕散治疗奶牛常见卵巢疾病前后 B 超动态监测研究 | 第59-76页 |
第一节 口服理囊散治疗奶牛卵巢囊肿和排卵延迟前后 B 超动态监测研究 | 第59-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试验动物 | 第59页 |
·试验仪器 | 第59页 |
·试验药品 | 第59页 |
·试验方法 | 第59-6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4页 |
·口服理囊散治疗奶牛卵巢囊肿和排卵延迟的效果 | 第60-61页 |
·口服理囊散前后卵巢囊肿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指标变化 | 第61-62页 |
·口服理囊散前后排卵延迟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指标变化 | 第62-63页 |
·口服理囊散前后卵巢囊肿奶牛 B 超声像图 | 第63页 |
·排卵延迟奶牛口服理囊散前后 B 超声像图 | 第63-64页 |
3. 讨论 | 第64-67页 |
·理囊散治疗卵巢囊肿和排卵延迟的中兽医辨证理论 | 第64-65页 |
·口服理囊散前后对卵巢囊肿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的影响 | 第65-66页 |
·口服理囊散对排卵延迟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的影响 | 第66-67页 |
第二节 口服促孕散治疗奶牛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前后 B 超动态监测研究 | 第67-7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7-68页 |
·试验动物 | 第67页 |
·试验仪器 | 第67页 |
·试验药品 | 第67页 |
·试验方法 | 第67-6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3页 |
·口服促孕散治疗奶牛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的效果 | 第68页 |
·口服促孕散前后卵巢静止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指标变化 | 第68-70页 |
·口服促孕散前后持久黄体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变化 | 第70-71页 |
·口服促孕散前后卵巢静止奶牛 B 超声像图 | 第71-72页 |
·口服促孕散前后持久黄体奶牛 B 超声像图 | 第72-73页 |
3. 讨论 | 第73-76页 |
·中药促孕散对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奶牛治疗效果的分析 | 第73页 |
·促孕散治疗奶牛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的中兽医辩证理论 | 第73-74页 |
·口服促孕散前后对卵巢静止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的影响 | 第74-75页 |
·口服促孕散对持久黄体奶牛卵巢和子宫形态的影响 | 第75-76页 |
第六章 口服中药理囊散、促孕散治疗奶卵巢疾病牛前后对 P4、 E2、 L H 、F S H 变化的研究 | 第76-90页 |
第一节 口服中药理囊散治疗卵巢囊肿和排卵延迟奶牛前后对 P4、E2、 LH、 FSH变化的研究 | 第76-8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6-77页 |
·试验动物 | 第76页 |
·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76页 |
·试验方法 | 第76-77页 |
·统计分析 | 第7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7-81页 |
·生殖激素标准曲线方程和相关系数 | 第77-78页 |
·口服理囊散前后卵巢囊肿奶牛血清中 P4、 E2、L H、 FSH含量变化 | 第78-79页 |
·口服理囊散前后排卵延迟奶牛血清中 P4、 E2、L H、 FSH含量变化 | 第79-81页 |
3. 讨论 | 第81-84页 |
·正常发情周期奶牛血清中 P4、 E2、 LH、FSH含量的变化 | 第81页 |
·口服理囊散前后对卵巢囊肿奶牛血清中 P4、E 2、 LH、 FSH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81-82页 |
·口服理囊散前后对排卵延迟奶牛血清中 P4、E 2、 LH、 FSH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82-84页 |
第二节 口服中药促孕散治疗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奶牛前后对 P4、 E2、 LH 、FSH 变化的研究 | 第84-9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4页 |
·试验动物 | 第84页 |
·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84页 |
·试验方法 | 第84页 |
·统计分析 | 第8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4-87页 |
·生殖激素标准曲线方程和相关系数 | 第84页 |
·口服促孕散前后卵巢静止奶牛血清中 P4、 E2、 LH、 F S H 含量变化 | 第84-86页 |
·口服促孕散前后持久黄体奶牛血清中 P4、 E2、L H、 FSH含量变化 | 第86-87页 |
3. 讨论 | 第87-90页 |
·正常发情周期奶牛血清中 P4、 E2、 LH、FSH含量的变化 | 第87-88页 |
·口服促孕散前后对卵巢静止奶牛血清中 P4、E2、 LH、 FSH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88页 |
·口服促孕散前后对持久黄体奶牛血清中 P4、E2、 LH、 FSH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88-90页 |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3页 |
附录 1 防治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技术操作规程 | 第103-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作者简介 | 第110-112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