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综述:无形体和埃立克体的研究进展 | 第13-29页 |
| 1 无形体病和埃立克体病 | 第13-15页 |
| 2 临床症状以及诊断方法 | 第15-16页 |
| 3 病原和基因型特征 | 第16-18页 |
| 4 传播媒介和宿主动物 | 第18-19页 |
| 5 致病机制和免疫机制 | 第19-22页 |
| ·无形体病原体侵染机制及机体免疫机制 | 第19-20页 |
| ·埃立克体致病及免疫机制 | 第20-22页 |
| 6 目的与意义 | 第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29页 |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29-59页 |
| 实验一 新疆部分地区鼠类无形体和埃立克体调查及16SrRNA序列分析 | 第29-39页 |
| 摘要 | 第29-3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 ·样品来源 | 第30页 |
| ·样本DNA提取 | 第30页 |
| ·PCR扩增 | 第30-32页 |
| ·DNA序列的测定 | 第32页 |
| ·DNA序列分析 | 第32页 |
| 2.结果 | 第32-35页 |
| ·无形体巢式PCR扩增结果 | 第32页 |
| ·埃立克体巢式PCR扩增结果 | 第32-33页 |
| ·不同鼠类脾脏组织中埃立克体与无形体检测结果 | 第33页 |
| ·PCR产物的序列分析 | 第33-35页 |
| 3 讨论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 实验二 新疆部分地区绵羊无形体以及埃立克体的检测和16SrRNA序列分析 | 第39-48页 |
| 摘要 | 第39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 ·样本采集 | 第39-40页 |
| ·样本DNA提取 | 第40页 |
| ·PCR扩增 | 第40-42页 |
| ·DNA序列的测定 | 第42页 |
| ·DNA序列的测定 | 第42页 |
| 2 实验结果 | 第42-45页 |
| ·PCR检测结果 | 第42-44页 |
| ·序列分析 | 第44-45页 |
| 3 讨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实验三:无形体和埃立克体病原体特征的研究以及病原体外细胞培养 | 第48-59页 |
| 摘要 | 第4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2页 |
| ·样品的采集及实验动物 | 第48页 |
| ·HL-60细胞培养 | 第48-49页 |
| ·血涂片制作 | 第49页 |
| ·特异性PCR检测 | 第49-51页 |
| ·小白鼠接种实验 | 第51页 |
| ·无形体病原细胞培养 | 第51-52页 |
| 3 实验结果 | 第52-56页 |
| ·阳性绵羊血液以及脾脏病理变化观察 | 第52-53页 |
| ·阳性绵羊血涂片 | 第52页 |
| ·绵羊脾脏图片 | 第52-53页 |
| ·阳性野生鼠类和阳性绵羊血感染小白鼠结果 | 第53-54页 |
| ·小白鼠病理特征观察 | 第54页 |
| ·无形体和埃立克体病原体的细胞培养 | 第54-56页 |
| 4 讨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全文结论 | 第59页 |
| 创新点 | 第59-60页 |
| 附件 | 第60-62页 |
| 1.主要试剂配方 | 第60页 |
| 2.部分实验详细步骤 | 第60-62页 |
| ·1.5%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60页 |
| ·PCR产物回收步骤 | 第60-61页 |
| ·目的片段与pET-32a载体连接 | 第61页 |
| ·连接产物转化TOP10 | 第61-62页 |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
| 在研究生期间主要参与的研究项目 | 第62页 |
| 发表文章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导师评阅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