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中美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论第10-16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一、 选题的背景第10页
  二、 选题的重要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自己的见解第11-14页
  一、 国外研究动态第11-13页
  二、 国内研究动态第13-14页
  三、 自己的见解第14页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章节概要第14-16页
  一、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二、 论文的创新与研究展望第15-16页
第一章 公民意识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概述第16-21页
 第一节 概念界定第16-18页
  一、 公民意识的内涵第16-17页
  二、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第17-18页
 第二节 比较研究中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第18-20页
  一、 研究公民意识教育规律和特点的理论意义第18-19页
  二、 借鉴美国公民意识教育有益经验的现实意义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中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的比较第21-33页
 第一节 中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第21-24页
  一、 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第21-22页
  二、 美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第二节 中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第24-27页
  一、 我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第24-26页
  二、 美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第26-27页
 第三节 中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基本内容的异同第27-30页
  一、 相同方面第28-29页
  二、 差异方面第29-30页
 第四节 中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内容不同的原因第30-32页
  一、 现实原因第30-31页
  二、 政策制度原因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中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施方法的比较第33-40页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方法第33-35页
 第二节 美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方法第35-36页
 第三节 中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施方法的比较第36-39页
  一、 中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施方法的趋同性分析第36-38页
  二、 导致中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施方法差异的原因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中美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优劣势比较第40-45页
 第一节 美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优势及不足第40-42页
  一、 美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优势第40-41页
  二、 美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不足第41-42页
 第二节 我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优势及不足第42-44页
  一、 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优势第42-43页
  二、 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不足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美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对我国的启示及对策第45-52页
 第一节 对我国的启示第45-46页
  一、 从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看第45页
  二、 从公民意识教育的方式看第45-46页
 第二节 完善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第46-51页
  一、 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第46-47页
  二、 建立完善的公民教育体系第47-48页
  三、 实现多学科方法的交叉与整合,重视教育方法的学科化研究第48-49页
  四、 注意运用隐性教育方式提高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第49-50页
  五、 自我教育和指导性教育相结合第50页
  六、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8页
读硕期间科研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归因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信企业收入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