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9-12页 |
| ·论文背景 | 第9-10页 |
| ·论文研究目标 | 第10页 |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0-12页 |
| 第2章 P2P 网络综述 | 第12-23页 |
| ·P2P 网络的概念 | 第12页 |
| ·P2P 技术的应用 | 第12-14页 |
| ·P2P 的特点和优势 | 第14-15页 |
| ·P2P 的系统结构 | 第15-16页 |
| ·典型P2P 系统介绍 | 第16-21页 |
| ·Napster | 第16页 |
| ·Gnutella | 第16-17页 |
| ·Freenet | 第17-18页 |
| ·BT | 第18-19页 |
| ·Edonkey | 第19页 |
| ·Maze | 第19-21页 |
| ·PPLive | 第21页 |
| ·P2P 同C/S 结构的对比分析 | 第21-22页 |
| ·P2P 的发展现在所面临的挑战 | 第22-23页 |
| 第3章 P2P 系统中资源搜索技术 | 第23-34页 |
| ·P2P 搜索与WEB 搜索的比较 | 第23-25页 |
| ·P2P 搜索的评价标准 | 第25-26页 |
| ·从用户角度 | 第25页 |
| ·从网络角度 | 第25-26页 |
| ·当前的P2P 主流搜索技术 | 第26-34页 |
| ·从P2P 网络结构本身研究 | 第26-28页 |
| ·从算法方面 | 第28-34页 |
| 第4章 P2P 系统中下载技术分析 | 第34-50页 |
| ·传统集群的概念以及特性 | 第34页 |
| ·集群下载典型系统分析-BitTorrent | 第34-43页 |
| ·BT 简介 | 第34-35页 |
| ·BitTorrent 下载部署 | 第35-36页 |
| ·Bt 的工作原理 | 第36-37页 |
| ·BitTorrent 协议简介 | 第37-39页 |
| ·BitTorrent 协议编码格式 | 第39-40页 |
| ·BitTorrent 协议tracker 查询 | 第40-41页 |
| ·BitTorrent 协议tracker 响应 | 第41页 |
| ·BitTorrent 协议中的对等协议 | 第41-43页 |
| ·BitTorrent 实现技术分析 | 第43-50页 |
| ·Tracker 服务器部分 | 第43-47页 |
| ·BT Client 部分 | 第47-50页 |
| 第5章 P2P 之 UDP 穿透 NAT 的原理与实现 | 第50-64页 |
| ·NAT 技术 | 第50-54页 |
| ·NAT 基本概念 | 第50页 |
| ·NAT 的应用需求 | 第50-51页 |
| ·NAT 转换的类型 | 第51-52页 |
| ·NAT 的应用 | 第52-53页 |
| ·NAT 应用相关问题 | 第53-54页 |
| ·NAT 对P2P 应用的影响 | 第54-64页 |
| ·问题描述 | 第54-55页 |
| ·针对问题解决思路 | 第55-56页 |
| ·利用UDP 进行NAPT 穿透的实现原理 | 第56-62页 |
| ·此种UDP 穿透NAT 技术需注意问题 | 第62-64页 |
| 第6章 P2P 系统 ShareNet 开发 | 第64-83页 |
| ·ShareNet 系统概述 | 第64页 |
| ·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Net 介绍 | 第64-65页 |
| ·ShareNet 系统架构 | 第65-66页 |
| ·ShareNet 系统各模块实现 | 第66-83页 |
| ·网络连接控制模块 | 第66-75页 |
| ·资源搜索部分 | 第75-79页 |
| ·资源下载模块实现 | 第79-83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4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3页 |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