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三维可视化技术综述 | 第13-18页 |
·三维规则数据场可视化方法 | 第13-16页 |
·通用图形处理器 | 第16-18页 |
·体绘制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直接体绘制速度改进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直接体绘制的质量改进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课题研究目的及创新 | 第22-23页 |
·实时体绘制 | 第22页 |
·传递函数设计研究 | 第22-23页 |
·动态四维体绘制研究 | 第23页 |
·实时快速的体切割算法研究 | 第23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基于 GPU 的快速体绘制算法 | 第25-42页 |
·引言 | 第25页 |
·体绘制算法原理 | 第25-29页 |
·体绘制的光学积分模型 | 第25-27页 |
·图像合成 | 第27-28页 |
·体绘制整体流程 | 第28-29页 |
·基于 GPU 的光线投射算法实现 | 第29-34页 |
·光线投射算法基本原理 | 第29-31页 |
·光线交点确定 | 第31-33页 |
·分类 | 第33页 |
·图像合成 | 第33-34页 |
·加速优化技术 | 第34-37页 |
·提前光线终止 | 第34页 |
·剔除无效体素 | 第34-37页 |
·绘制效果 | 第37-3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基于 K-Means++聚类的高维传递函数设计 | 第42-50页 |
·引言 | 第42页 |
·算法实现介绍 | 第42-47页 |
·算法流程框架 | 第42-43页 |
·体数据的预处理 | 第43页 |
·特征提取 | 第43-45页 |
·K-Means++聚类 | 第45-46页 |
·基于分类的传递函数和体素合成 | 第46-47页 |
·局部传递函数族操作界面 | 第47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GPU 下四维动态实时体绘制 | 第50-58页 |
·引言 | 第50页 |
·动态四维体绘制 | 第50-56页 |
·动态四维体绘制基本思想 | 第50-51页 |
·动态四维绘制的改进 | 第51-5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基于 GPU 的三维可视化系统设计 | 第58-75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系统平台软硬件配置 | 第59页 |
·系统框架与模块 | 第59-61页 |
·系统框架 | 第59-61页 |
·系统主要软件模块 | 第61页 |
·通用图像处理工具包 | 第61-65页 |
·工具包架构 | 第62页 |
·算法包各模块简介 | 第62-65页 |
·DICOM 文件解析插件设计 | 第65-69页 |
·DICOM 文件格式简介 | 第65-66页 |
·DICOM 文件解析类库设计 | 第66-67页 |
·Dicom 文件解析的过程 | 第67-68页 |
·Dicom 图像信息 | 第68-69页 |
·系统操作主界面设计 | 第69-70页 |
·传递函数交互设计界面 | 第70-71页 |
·不规则交互体切割实现 | 第7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件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