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

中庸思想的三大维度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绪论第10-13页
 (一) 理论意义第10-11页
 (二) 现实意义第11-13页
一、作为道德的中庸第13-25页
 (一) 道德中庸的思想来源第13-17页
  1. 天人合一第13-14页
  2. 人的道德自觉第14-16页
  3. 天人分离第16-17页
 (二) 中庸的道德内涵第17-18页
  1. 善恶不定第17页
  2. 人性本善第17-18页
  3. 人性本恶第18页
 (三) 道德中庸的内涵第18-25页
  1. 以仁释中第19-20页
  2. 以权释中第20-21页
  3. 以礼释中第21-25页
二、作为伦理的中庸第25-31页
 (一) 伦理中庸的强制性第25-27页
  1. 伦理中庸的教化强制第26页
  2. 伦理中庸的范围强制第26-27页
 (二) 伦理中庸的规定性第27-29页
 (三) 伦理中庸的困境第29-31页
  1. 伦理中庸的研究困境第29页
  2. 伦理中庸的困境解决第29-30页
  3. 儒家理想人格的重建第30-31页
三、作为德性的中庸第31-40页
 (一) 德性中庸的超功利性第31-33页
  1. 现实与理想的关系第32-33页
  2. 己他利益的关系第33页
 (二) 德性中庸的层次性第33-35页
  1. 德性中庸的君子之德第33-34页
  2. 德性中庸的圣人之德第34-35页
 (三) 德性中庸的法制性第35-38页
  1. 重建儒家理想人格需要法制第35-37页
  2. “以人治人”的治理方式第37-38页
 (四) 德性中庸的传承性第38-40页
  1. 德性中庸的传承内容第38-39页
  2. 德性中庸的传承的目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德格尔栖居思想的现实之困与通达之道
下一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