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基于生态需水量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概述第9-20页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9页
   ·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第9-15页
     ·国内外生态需水量研究动态第9-11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9-10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0-11页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涵义第11-12页
     ·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第12-15页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第12-14页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第14-15页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第15-18页
     ·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动态第15-16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5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5-16页
     ·水资源承载力的涵义第16-17页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第17-18页
   ·水资源优化配置第18页
   ·研究步骤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流域概况第20-23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20-21页
     ·地理位置第20页
     ·地质地貌第20页
     ·河流水系第20页
     ·气候第20-21页
     ·水文水资源第21页
   ·滦河现状分析第21-23页
3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第23-33页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第23-31页
     ·BBM 法第23-29页
       ·生态现状的评定第23-24页
       ·Desktop Reserve Model第24-29页
     ·Tennant 法的改进研究第29-31页
       ·基于中位数理论对Tennant 法的改进第30页
       ·基于众数理论对Tennant 法的改进第30-31页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第31-32页
     ·城市绿化需水量第31页
     ·林果地、草场需水量第31页
     ·补水鱼塘需水量第31-32页
   ·总结分析第32-33页
4 水资源承载力及优化配置研究第33-41页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3页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第33-34页
     ·无量纲化处理第33页
     ·计算关联系数第33-34页
     ·求关联度第34页
     ·排关联序第34页
   ·动态综合评价第34-35页
     ·‘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第34-35页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第34-35页
       ·权重的确定第35页
       ·计算综合评价值第35页
   ·水资源优化配置第35-40页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第35页
     ·目标函数的建立第35-36页
     ·各用水部门综合用水效益的确定第36-38页
     ·约束条件的建立第38页
     ·优化配置模型计算第38-40页
   ·总结分析第40-41页
5. 滦河下游唐山段生态需水量研究第41-53页
   ·滦河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量研究第41-50页
     ·BBM 法第41-48页
       ·生态类型评定第41页
       ·Desktop Reserve Model第41-48页
     ·Tennant 法的改进应用第48-50页
       ·传统Tennant 法第48页
       ·基于中位数理论的Tennant 法改进第48页
       ·基于众数理论的Tennant 法改进第48-49页
       ·三种方法的生态需水量计算第49-50页
   ·滦河下游河道外生态需水量研究第50-51页
     ·城市绿化需水量第50页
     ·林果地、草场需水量第50-51页
     ·补水鱼塘需水量第51页
     ·结论第51页
   ·总结分析第51-53页
6. 唐山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及优化配置研究第53-67页
   ·唐山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53-55页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第55页
   ·‘纵横向’拉开档次评价法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第55-60页
   ·唐山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第60页
   ·唐山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第60-66页
     ·建立决策变量第60-61页
     ·建立目标函数第61-62页
     ·建立约束条件第62-63页
     ·建立Matlab 优化模型第63-66页
   ·总结分析第66-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结论第67-68页
 展望第68-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实践及发表的论文第69-71页
 Ⅰ硕士期间撰写的文章第69页
 Ⅱ硕士期间参与项目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程项目群进度优化激励机制研究
下一篇:黄土地区土壤侵蚀特征及生态修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