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1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 第13-17页 |
·雌激素及其受体 | 第13-14页 |
·雌激素 | 第13页 |
·雌激素受体 | 第13-14页 |
·哺乳动物乳腺中的雌激素受体 | 第14页 |
·雌激素的作用机制 | 第14-16页 |
·雌激素的核受体途径 | 第14-15页 |
·雌激素的信号传导通路 | 第15-16页 |
·雌激素对哺乳动物乳腺泌乳功能的影响 | 第16页 |
·雌激素的不良反应 | 第16-17页 |
2 植物雌激素的生物活性作用 | 第17-18页 |
·来源及分类 | 第17页 |
·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 第17-18页 |
·双向调节作用 | 第18页 |
·对动物生殖内分泌的调节 | 第18页 |
3 槲皮素药理活性的构效关系 | 第18-23页 |
·槲皮素与雌二醇的结构区别 | 第18-19页 |
·槲皮素的抗氧化性能 | 第19-22页 |
·槲皮素抗氧化性与结构的关系 | 第20-21页 |
·槲皮素对HSP70表达的影响 | 第21-22页 |
·槲皮素抗肿瘤功能与凋亡基因的关系 | 第22页 |
·槲皮素的应用展望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9-67页 |
试验一 雌激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氧化性及HSP70mRNA表达量影响 | 第29-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试验材料和仪器 | 第29-30页 |
·动物 | 第29页 |
·试剂及配制 | 第29-30页 |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4页 |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 | 第30-31页 |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纯化、传代及鉴定 | 第31页 |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存活率的检测 | 第31页 |
·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31-32页 |
·RT-PCR分析HSP70 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 | 第32-34页 |
·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第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形态学鉴定 | 第34-35页 |
·雌二醇对乳腺上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35页 |
·雌二醇对牛乳腺上皮细胞LDH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雌二醇对乳腺细胞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36页 |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HSP70 mRNA的表达量 | 第36-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试验二 槲皮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氧化性及HSP70、Bcl-2/Bax mRNA表达量的影响 | 第40-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0-41页 |
·方法 | 第41-42页 |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 第41页 |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存活率的检测 | 第41页 |
·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41-42页 |
·HSP70、Bc1-2、Bax mRNA表达量分析 | 第42页 |
·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第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形态学鉴定 | 第42-43页 |
·槲皮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43页 |
·槲皮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LDH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槲皮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44页 |
·槲皮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HSP70、Bcl-2/Bax mRNA表达量的影响 | 第44-48页 |
3 讨论 | 第48-51页 |
试验三 槲皮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双雌激素样作用及抗氧化应激作用的研究 | 第51-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材料 | 第51-52页 |
·方法 | 第52-53页 |
·奶牛乳腺上皮H_2O_2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 | 第52页 |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存活率的检测 | 第52页 |
·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52-53页 |
·HSP70 mRNA表达量的分析 | 第53页 |
·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第53页 |
2 结果 | 第53-57页 |
·槲皮素对氧化应激损伤的乳腺上皮细胞抗氧化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槲皮素与雌激素共同作用对乳腺上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54页 |
·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54-55页 |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HSP70 mRNA表达量的测定 | 第55-57页 |
3 讨论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全文结论 | 第67-69页 |
全文创新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