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蚶酶解液营养评价及其生理功效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毛蚶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毛蚶的分布及形态特征 | 第12页 |
·毛蚶生化特征 | 第12-13页 |
·海洋贝类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抗肿瘤活性肽 | 第14-15页 |
·抗病毒活性肽 | 第15-16页 |
·抗氧化活性肽 | 第16-17页 |
·抗菌活性肽 | 第17-18页 |
·抗高血压活性肽 | 第18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蛋白质变性及酶解工艺的研究 | 第20-35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7页 |
·贝类脱壳及匀浆方法 | 第21-22页 |
·低场核磁共振 | 第22页 |
·差示扫描量热法 | 第22页 |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22-23页 |
·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酶活力的测定 | 第24-26页 |
·毛蚶酶解液的制备流程 | 第26页 |
·游离氨基态氮的测定 | 第26-27页 |
·正交实验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核磁共振分析蛋白质变性情况 | 第27-29页 |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蛋白质变性情况 | 第29页 |
·酪氨酸标准曲线及酶活力测定 | 第29-30页 |
·样品组分含量测定 | 第30页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30-33页 |
·结论 | 第33-35页 |
3 酶解液分子量的确定 | 第35-40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5-36页 |
·主要试剂 | 第35页 |
·主要仪器 | 第35-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溶液的配置 | 第36-37页 |
·胶的配置 | 第37页 |
·灌胶 | 第37页 |
·上样 | 第37-38页 |
·电泳 | 第38页 |
·染色及脱色 | 第38页 |
·成像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4 毛蚶酶解液营养生理功能研究 | 第40-58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0-42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主要试剂 | 第40-41页 |
·主要仪器 | 第41-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9页 |
·毛蚶粉的制备 | 第42页 |
·半合成饲料的配制 | 第42-43页 |
·动物分组与饲养 | 第43页 |
·粪便、尿液氮含量的测定 | 第43页 |
·蛋白质营养学评价指标 | 第43-44页 |
·血常规检测 | 第44页 |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 第44页 |
·肝脏组织的处理 | 第44页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44-45页 |
·SOD活力的测定 | 第45-46页 |
·GSH-Px活力的测定 | 第46-47页 |
·MDA含量的测定 | 第47-48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48-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大鼠生长情况 | 第49页 |
·氮平衡及蛋白质营养评价 | 第49-51页 |
·大鼠血常规检测 | 第51-52页 |
·大鼠生理生化指标 | 第52-55页 |
·大鼠体内抗氧化指标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5 毛蚶酶解液降脂及抗氧化研究 | 第58-69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8-60页 |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主要试剂 | 第58-59页 |
·主要仪器 | 第59-60页 |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高脂饲料的配制 | 第60页 |
·动物分组与饲养 | 第60-61页 |
·指标的测定 | 第61页 |
·肝组织切片的制作 | 第61-62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7页 |
·小鼠脂代谢指标 | 第62-64页 |
·组织中抗氧化指标 | 第64-67页 |
·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 | 第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6. 总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