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康纳小说中的“不正常的人”形象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章 奥康纳的心灵世界 | 第14-23页 |
第一节 家庭“暴力” | 第14-18页 |
一、奥康纳的家庭成长世界 | 第14-16页 |
二、奥康纳的家庭宗教暴力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社会“暴力” | 第18-22页 |
一、生存“暴力” | 第19-21页 |
二、经济“暴力”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好人难寻》中的“不正常的人”形象 | 第23-31页 |
第一节“不正常”的老太太 | 第23-25页 |
一、“不正常”的“好人”外衣 | 第24页 |
二、“不正常”的“好人”话语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不正常”的逃犯 | 第25-28页 |
一、“不正常”的“格格不入” | 第26页 |
二、被遗弃的“格格不入” | 第26-28页 |
第三节 “不正常”的家庭 | 第28-30页 |
一、“不正常”的一家 | 第28-29页 |
二、“不正常”的死亡之旅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智血》中的“不正常的人”形象 | 第31-39页 |
第一节 “不正常”的黑兹尔的暴力旅途 | 第31-35页 |
一、从虔诚到质疑 | 第31-33页 |
二、反抗的表象 | 第33-34页 |
三、无奈的皈依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被肢解的“不正常的人” | 第35-36页 |
一、被肢解的太太们 | 第35页 |
二、被肢解的原因 | 第35-36页 |
第三节 被遗弃的“不正常的人” | 第36-37页 |
一、被遗弃的伊诺克 | 第36-37页 |
二、被遗弃的萨巴斯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暴力夺取》中的“不正常的人”形象 | 第39-46页 |
第一节 “不正常”的塔沃特 | 第39-43页 |
一、“不正常”的成长环境 | 第40-41页 |
二、“不正常”的阴阳人 | 第41-42页 |
三、“不正常”的转变与洗礼 | 第42-43页 |
第二节 “不正常”的生存方式 | 第43-45页 |
一、“不正常”的老塔沃特 | 第43-44页 |
二、“不正常”的祖孙生活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奥康纳小说中的“不正常的人”与暴力主题 | 第46-62页 |
第一节 奥康纳小说中的“暴力美学” | 第46-54页 |
一、暴力美学 | 第46-47页 |
二、暴力美学的叙事语言 | 第47-49页 |
三、暴力的美化功能 | 第49-51页 |
四、奥康纳的暴力生死观 | 第51-52页 |
五、奥康纳的暴力美学观 | 第52-54页 |
第二节 奥康纳小说中的“暴力”救赎观 | 第54-61页 |
一、小说中的救赎 | 第54-58页 |
二、奥康纳的暴力救赎观 | 第58-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