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的问题 | 第16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17-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本文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品牌体验相关文献综述 | 第20-35页 |
·品牌体验的定义 | 第20-21页 |
·品牌体验与其他体验及品牌概念区分 | 第21-23页 |
·品牌体验与其他体验概念的差异 | 第21-22页 |
·品牌体验与其他品牌相关概念的差异 | 第22-23页 |
·品牌体验的维度划分 | 第23-26页 |
·品牌体验形成的前因研究 | 第26-28页 |
·品牌体验的影响作用研究 | 第28-33页 |
·国外品牌体验的影响作用研究现状 | 第28-30页 |
·国内关于品牌体验的影响作用研究 | 第30-33页 |
·品牌体验文献研究现状述评及本文研究视角 | 第33-35页 |
·品牌体验研究现状述评 | 第33-34页 |
·本文的研究视角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品牌知名度、产品设计与品牌体验的理论背景及研究假设 | 第35-42页 |
·品牌知名度与品牌体验的关系 | 第35-36页 |
·产品的形状、颜色与品牌体验的关系 | 第36-40页 |
·国内研究 | 第36-39页 |
·国外研究 | 第39-40页 |
·消费者对设计的敏感度的调节作用 | 第40页 |
·形状与颜色的匹配性对品牌体验的影响 | 第40页 |
·本研究的概念模型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及数据收集 | 第42-48页 |
·研究设计 | 第42-45页 |
·刺激物的选择 | 第42-43页 |
·实验设计 | 第43-44页 |
·量表设计 | 第44-45页 |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 第45-48页 |
·问卷设计 | 第45页 |
·预调研及最终问卷形成 | 第45-47页 |
·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 | 第48-54页 |
·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48页 |
·品牌操纵检验 | 第48-49页 |
·不同组合模式下品牌体验的比较分析 | 第49-54页 |
·不同组合模式下品牌体验的总体比较 | 第49-50页 |
·品牌知名度、产品形状、产品形状颜色、感知匹配度、设计敏感度对品牌体验的影响 | 第50-52页 |
·不同组合模式的消费者品牌体验归因分析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8页 |
·研究的结论与理论贡献 | 第54-55页 |
·不同组合模式下的品牌体验不同 | 第54页 |
·品牌知名度对品牌体验的影响 | 第54页 |
·产品设计对于品牌体验的影响 | 第54-55页 |
·消费者对设计的敏感度会调节产品设计的作用 | 第55页 |
·形状和颜色的感知匹配度对消费者品牌体验的影响 | 第55页 |
·不同组合下消费者品牌体验的来源 | 第55页 |
·管理启示 | 第55-57页 |
·对产品设计师的营销建议 | 第56页 |
·对品牌管理者和营销者的建议 | 第56-57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 第57-58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7页 |
·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附录1 数码相机品牌体验调查问卷 | 第67-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