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船用柴油机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ME系列与RT-flex系列柴油机的对比 | 第13-14页 |
·ME电控柴油机研发历程 | 第14-16页 |
·ME系列电控柴油机的优点 | 第16-17页 |
·柴油机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 | 第17-18页 |
·液压伺服系统仿真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主要的模拟计算方法及其特点 | 第18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20页 |
第2章 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20-47页 |
·引言 | 第20-21页 |
·液压动力单元 | 第21-30页 |
·自清滤器 | 第22-24页 |
·电动增压泵 | 第24-26页 |
·机带增压泵 | 第26-28页 |
·安全模块 | 第28-30页 |
·液压气缸单元 | 第30-40页 |
·分配模块 | 第31-34页 |
·FIVA电磁阀 | 第34页 |
·蓄能器 | 第34-35页 |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 第35-37页 |
·电控排气阀执行机构 | 第37-38页 |
·注油器 | 第38-40页 |
·电控柴油机控制系统 | 第40-47页 |
·多功能控制器 | 第40-42页 |
·网络 | 第42页 |
·主操作屏(MOP) | 第42页 |
·主机通信控制单元(EICU) | 第42-43页 |
·主机控制单元ECU | 第43页 |
·气缸控制单元CCU | 第43-44页 |
·辅助控制单元ACU | 第44-45页 |
·柴油机控制系统ECS和遥控系统RCS的通信 | 第45-46页 |
·转速测量系统 | 第46-47页 |
第3章 6S60ME-C型柴油机液压伺服系统仿真模型 | 第47-55页 |
·引言 | 第47-48页 |
·液压伺服系统组成部分的数学模型 | 第48-54页 |
·液压伺服系统的边界条件及相关参数初始化 | 第54-55页 |
第4章 6S60ME-C液压伺服系统仿真程序设计 | 第55-67页 |
·液压伺服系统仿真软件的介绍 | 第55-56页 |
·MATLAB简介 | 第55-56页 |
·Simulink简介 | 第56页 |
·液压伺服系统仿真程序设计 | 第56-67页 |
·液压伺服系统仿真框图的设计 | 第56-66页 |
·仿真的步骤 | 第66-67页 |
第5章 电控柴油机6S60ME-C仿真结果分析 | 第67-79页 |
·引言 | 第67页 |
·液压伺服油泵单元仿真结果分析 | 第67-76页 |
·伺服油泵仿真 | 第67-69页 |
·蓄能器仿真 | 第69-70页 |
·燃油喷射单元仿真 | 第70-75页 |
·排气执行柱塞与排气阀仿真结果分析 | 第75-76页 |
·液压伺服系统各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 第76-79页 |
·供油泵转速对供油率的影响 | 第76-77页 |
·不同柴油机负荷对喷油器和排气阀的影响 | 第77-7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79页 |
·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