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安徽省粮食生产及其增产潜力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1 引言第9-14页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0-11页
     ·研究方法第10页
     ·研究内容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3页
     ·粮食生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1-12页
     ·粮食增产潜力的研究第12-13页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3-14页
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样本选择第14-17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粮食第14页
     ·粮食产量第14页
     ·粮食安全第14-15页
   ·样本选择第15-17页
3 中国粮食增产及进出口贸易情况第17-22页
   ·中国粮食生产现状第17-18页
     ·粮食生产状况第17页
     ·中国农业资源流失状况第17-18页
   ·中国粮食供需的“紧平衡”状态第18-21页
     ·中国粮食市场的需求现状第18-20页
     ·中国粮食市场供给情况第20页
     ·结论:我国粮食增产潜力需进一步挖掘第20-21页
   ·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情况第21-22页
4 安徽省粮食增产现状分析第22-26页
   ·安徽省省情第22页
   ·安徽省粮食增产所具备的条件第22-24页
     ·农业改革为安徽省农业提供了发展空间第22-23页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的粮食生产成就第23-24页
     ·安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成效第24页
   ·安徽省粮食市场存在的矛盾第24-26页
     ·粮食供求方面的矛盾第24页
     ·粮食生产方面的矛盾第24-26页
5 安徽省增产潜力判断及实证分析第26-34页
   ·安徽省粮食增产潜力判断第26-28页
     ·耕地使用的潜力第26页
     ·粮食单产的潜力第26-27页
     ·复种指数的潜力第27-28页
   ·构建安徽省粮食增产潜力的回归模型第28-32页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第28-29页
     ·变量指标选取及数据准备第29-30页
     ·模型构建第30-32页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第32-34页
6 制约安徽省粮食潜力实现的主要因素分析第34-40页
   ·耕地数量和耕地质量的束缚第34-35页
     ·耕地面积的束缚第34页
     ·耕地质量的束缚第34-35页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的影响第35页
   ·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分析第35-36页
     ·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弱化现象第35-36页
     ·种粮的风险,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第36页
     ·种粮比较效益的下降第36页
   ·科技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第36-38页
   ·政策扶持力度的影响分析第38-40页
7 实现安徽省粮食增产潜力的对策和建议第40-45页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第40页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灾抗灾能力第40-41页
   ·发挥农民在粮食生产中的主体作用第41-42页
   ·政府应稳定对粮食生产的支持,继续对农民的补贴政策第42页
   ·进一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第42-43页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粮食增产能力的基础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博弈分析的国内手机应用商店研究
下一篇:安徽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