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注释表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我国的能源现状及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农村秸秆处理现状 | 第12-14页 |
·我国的能源现状 | 第12页 |
·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农村秸秆处理现状 | 第12-14页 |
·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农村秸秆的生物质潜能 | 第14页 |
·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和农村秸秆的处理研究和应用方向 | 第14-20页 |
·有机物的好氧微生物分解 | 第14-15页 |
·有机物的厌氧微生物消化 | 第15-19页 |
·好氧-厌氧联合反应 | 第19-20页 |
·生物燃气发电与余热回收利用 | 第2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微生物好氧分解生物质能量回收利用研究 | 第23-39页 |
·微生物好氧分解生物质机理 | 第23-30页 |
·有机物微生物好氧分解原理 | 第23页 |
·有机物微生物好氧分解过程 | 第23-24页 |
·好氧微生物 | 第24-26页 |
·影响因素 | 第26-29页 |
·控制指标 | 第29-30页 |
·微生物好氧分解生物质能量回收利用流程 | 第30-31页 |
·实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 第31-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实验装置 | 第31-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微生物好氧分解生物质能量回收利用可行性分析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3 微生物厌氧分解生物质能量回收利用研究 | 第39-64页 |
·微生物厌氧分解生物质生产生物燃气机理 | 第39-44页 |
·生物燃气 | 第39-40页 |
·有机物厌氧分解原理 | 第40页 |
·有机物厌氧分解过程 | 第40-42页 |
·厌氧微生物 | 第42页 |
·影响因素 | 第42-44页 |
·控制指标 | 第44页 |
·微生物厌氧分解生物质能量回收利用流程 | 第44页 |
·实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 第44-48页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实验装置 | 第45-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46页 |
·原料配比 | 第46-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63页 |
·含固率对秸秆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 第48-51页 |
·温度对秸秆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 第51-54页 |
·集气压力对秸秆干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 第54-57页 |
·温度波动对秸秆干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 第57-59页 |
·微量元素对秸秆干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 第59-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4 微生物好氧-厌氧联合反应能源回收利用研究 | 第64-70页 |
·微生物好氧-厌氧联合反应原理 | 第64-65页 |
·微生物好氧-厌氧联合反应能源回收利用流程 | 第65页 |
·实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 第65-67页 |
·实验材料 | 第65-66页 |
·实验装置 | 第66页 |
·实验方法 | 第66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66页 |
·原料配比 | 第66-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5 生物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及其余热回收利用研究 | 第70-82页 |
·生物燃气发动机驱动空调热泵及余热回收利用流程 | 第70-71页 |
·实验材料、装置与方法 | 第71-74页 |
·实验材料 | 第71页 |
·实验装置 | 第71-72页 |
·实验方法 | 第72-73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73页 |
·原料配比 | 第73-74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74-77页 |
·生物燃气热泵及其余热回收效率研究 | 第77-81页 |
·生物燃气热泵及其余热回收原理 | 第78-79页 |
·带余热回收的生物燃气热泵及其他供热方式的效率计算分析 | 第79-80页 |
·综合产能速率计算分析 | 第80-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82-85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建议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附录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