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中基层信访制度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本文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 ·关键问题 | 第11-12页 |
|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第12-13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访制度概述 | 第14-22页 |
| ·信访概念及法律属性 | 第14-15页 |
| ·信访概念 | 第14-15页 |
| ·法律属性 | 第15页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访原则 | 第15-17页 |
| ·信访基本原则 | 第15-16页 |
| ·信访工作原则 | 第16-17页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访制度的现实价值 | 第17-22页 |
| ·是应对转型时期社会现实的需要 | 第17-18页 |
| ·是人民的维权的需要 | 第18页 |
| ·是社会监督的需要 | 第18-19页 |
| ·是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间双向的信息来源渠道 | 第19-20页 |
| ·是社会矛盾的减压阀 | 第20页 |
| ·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 第20-21页 |
| ·是转变基层政府态度的需要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访制度历史沿革 | 第22-26页 |
| ·建国初期(1949-1956) | 第22页 |
|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1957-1966) | 第22-23页 |
| ·文化大革命及拨乱反正时期(1966-1982) | 第23-24页 |
| ·改革开放时期(20世纪80、90年代) | 第24页 |
|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21世纪) | 第24-26页 |
| 第四章 新时期基层信访制度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原因 | 第26-34页 |
|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 | 第26-27页 |
| ·基层信访制度的实施现状 | 第27-28页 |
| ·基层信访制度面临的突出问题 | 第28-31页 |
| ·基层信访工作出现的新问题 | 第29-30页 |
| ·基层政府对于信访问题的异化应对 | 第30-31页 |
| ·基层信访制度出现问题的原因 | 第31-34页 |
| ·信访体制和机制的缺陷 | 第31-32页 |
| ·信访功能和定位的缺陷 | 第32-33页 |
| ·信访程序和监督的缺陷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基层信访制度典型案例分析 | 第34-39页 |
| ·基本情况 | 第34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 ·问题出现的原因 | 第35页 |
| ·政府的对策 | 第35-37页 |
| ·启示 | 第37-39页 |
| 第六章 完善基层信访制度的对策思考 | 第39-45页 |
| ·建立信访联席会议制度 | 第39-40页 |
| ·完善信访机制 | 第40-42页 |
| ·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 第40-41页 |
| ·主动转变工作方式 | 第41-42页 |
| ·明确信访功能与定位 | 第42-43页 |
| ·明晰信访程序 | 第43页 |
| ·加强信访考核监督 | 第43-44页 |
| ·降低司法门槛,引向司法途径 | 第44-45页 |
| 结束语 完善信访制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