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黄背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 ·食用菌病虫害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食用菌病虫害概述 | 第10-11页 |
| ·食用菌病虫害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概述 | 第14-18页 |
| ·物理防治 | 第15-16页 |
| ·化学防治 | 第16-17页 |
| ·生物防治 | 第17-18页 |
| ·黄背木耳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黄背木耳概述 | 第18-19页 |
| ·四川省食用菌及黄背木耳发展情况 | 第19-21页 |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 3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 4 材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 ·供试药剂 | 第22-23页 |
| ·供试菌种 | 第23页 |
| ·分离培养基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 ·四川省黄背木耳主栽区主要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 第23-24页 |
| ·黄背木耳疣巴病病原菌的分离 | 第24-25页 |
| ·黄背木耳疣巴病病原菌病原菌的确定 | 第25页 |
|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25-26页 |
| ·四川省黄背木耳主栽区主要害虫调查 | 第26-27页 |
| ·黄背木耳主要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 第27-29页 |
| ·数据的分析 | 第29页 |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9-53页 |
| ·四川省黄背木耳主栽区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 第29-33页 |
| ·黄背木耳疣巴病病原菌形态 | 第33-35页 |
| ·疣巴病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5-38页 |
| ·DNA提取结果 | 第35页 |
| ·ITS区段的PCR扩增结果 | 第35-36页 |
| ·PCR扩增产物序列的Blast对比结果 | 第36-38页 |
| ·四川省黄背木耳主栽区主要害虫 | 第38-44页 |
| ·黄背木耳主要害虫调查结果 | 第38-40页 |
| ·黄背木耳主要害虫生物学特性及为害情况 | 第40-44页 |
| ·黄背木耳主要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 第44-53页 |
| ·利用黄板防治黄背木耳主要害虫 | 第44-48页 |
| ·低毒杀虫剂防治黄背木耳双翅目害虫研究 | 第48-53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3-58页 |
| ·黄背木耳疣巴病发生规律 | 第53-54页 |
| ·疣巴病病原菌的鉴定 | 第54-56页 |
| ·四川省黄背木耳主栽区主要害虫发生情况 | 第56页 |
| ·黄背木耳主要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