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 第8-14页 |
| ·小麦赤霉病病害的分布和危害 | 第8页 |
| ·小麦赤霉病的为害症状 | 第8-9页 |
| ·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 | 第9-11页 |
| ·小麦赤霉病的传播途径 | 第11-12页 |
| ·镰刀菌的培养特性及生态学特性 | 第12-13页 |
| ·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遗传学研究 | 第14-15页 |
| ·遗传多样性的内容及意义 | 第14页 |
| ·植物病原真菌学的遗传研究 | 第14页 |
| ·禾谷镰刀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7页 |
| ·材料 | 第18-21页 |
| ·供试菌株材料 | 第18-20页 |
| ·供试试剂 | 第20-21页 |
| ·供试引物 | 第21页 |
| ·使用仪器 | 第21页 |
| ·方法 | 第21-27页 |
| ·单孢分离小麦赤霉病菌的方法 | 第21页 |
| ·分生孢子的制备 | 第21页 |
| ·致病性分化研究 | 第21-23页 |
| ·禾谷镰刀菌的ISSR分析 | 第23-27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34页 |
| ·小麦赤霉病菌的致病性 | 第27-29页 |
| ·六种镰刀菌的致病性 | 第29页 |
| ·致病性分化情况 | 第29页 |
| ·四川地区禾谷镰刀菌遗传多样性 | 第29-34页 |
| ·反应体系正交试验结果 | 第29-30页 |
| ·引物筛选和扩增结果 | 第30-32页 |
| ·多态性分析 | 第32页 |
| ·基于NTSYS-PC 2.10统计软件数据统计及分析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4-37页 |
| ·致病性分化 | 第34-35页 |
| ·遗传多样性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