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按米的粘性分论文

黑壳子粳抗稻瘟病基因Pihkl(t)的精细定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英文缩略表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水稻抗稻瘟病研究进展第11-22页
     ·植物抗病的主要学说第11-12页
     ·稻瘟病抗性类型和遗传方式的多样性第12页
     ·稻瘟病抗病基因的鉴定与定位第12-20页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克隆与结构特征第20-2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抗稻瘟病基因Pihk(t)的精细定位第24-42页
   ·引言第24-25页
   ·材料和方法第25-31页
     ·供试材料第25页
     ·供试菌株第25页
     ·幼苗培养第25-26页
     ·稻瘟病菌产孢培养第26页
     ·稻瘟病接种第26页
     ·病情调查第26-27页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7-28页
     ·PCR及其产物的检测第28-29页
     ·次级群体构建及抗病基因的定位第29-30页
     ·分子标记第30-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次级群体的构建第31-33页
     ·RM27187-RM144区间的多态型标记开发第33-35页
     ·主效抗病基因Pihk1(t)的精细定位第35-37页
     ·Pihk1(t)与Pik基因簇其它基因的关系第37-38页
     ·基因预测第38页
   ·讨论第38-42页
     ·定位群体的构建第38-39页
     ·分子标记的开发第39-40页
     ·抗病基因所在区域的连锁不平衡第40页
     ·抗病基因的分布及目的基因的预测第40-42页
第三章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50页
在校期间发表或待发表论文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SSR标记研究我国茶树无性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下一篇:H2O2预处理对不同品种水稻Cd耐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