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长株潭城市群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7页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2-15页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5-17页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7-20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2章 城市群合作中利益协调的一般理论分析第20-28页
   ·古代的利益协调观第20-22页
     ·中国传统的利益协调观第20-21页
     ·西方思想家利益协调的相关理论第21-22页
   ·马列主义的利益协调观第22-24页
     ·马克思主义创始者的利益观第22-23页
     ·中国共产党人的利益协调观第23-24页
   ·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合作中利益协调机制的必要性第24-28页
     ·有助于降低长株潭城市群合作的交易成本第24页
     ·有利于加快培育基于合作的长株潭区域文化第24-25页
     ·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推动行政体制改革与创新第25页
     ·解决地区之间利益失衡,促进社会和谐第25-28页
第3章 长株潭城市群合作中利益协调机制的现状分析第28-41页
   ·长株潭城市群利益协调机制构建所取得的初步成绩第28-33页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长效机制初步完善第28-30页
     ·就业再就业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第30页
     ·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框架第30-31页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第31-32页
     ·进一步完善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长效机制第32-33页
   ·长株潭城市群合作中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区域整体利益认识欠缺第33-34页
     ·区域协调治理缺乏参与性第34-35页
     ·区域内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诱发利益冲突第35-36页
     ·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不高第36页
   ·长株潭城市群合作中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6-41页
     ·区域管理体制的缺陷第37页
     ·地方政府对区域公共事务的垄断第37-38页
     ·区域协调合作组织未发挥应有作用第38-39页
     ·针对区域利益协调的法律政策缺失第39-41页
第4章 国外城市群利益协调的实践经验及启示第41-46页
   ·国外城市群利益协调的实践经验第41-44页
     ·美国的网络化治理机制第41-42页
     ·日本跨区域行政协调制度第42-43页
     ·欧盟多层次的区域协调机制第43-44页
   ·国外跨区域利益协调的启示第44-46页
     ·发挥跨区域协调组织的作用第44-45页
     ·鼓励多种协调主体的参与第45页
     ·注重法制建设第45-46页
第5章 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构想第46-60页
   ·完善长株潭城市群利益协调机制的法律保障第46-48页
     ·利益诉求的法制化第46-47页
     ·利益约束的公平公正第47页
     ·利益补偿的规范化第47-48页
   ·加强长株潭城市群利益协调组织建设第48-50页
     ·加强中央层面的宏观调控第48页
     ·进一步优化现行区域协调合作组织第48-49页
     ·鼓励建立非政府性协调组织第49-50页
   ·采用多种利益协调方式拓宽长株潭城市群利益协调渠道第50-55页
     ·有效利用区域自主协调机制的基础作用第50-52页
     ·充分发挥政府的的作用第52-53页
     ·鼓励社会公众的参与第53-55页
   ·建立全方位的长株潭城市群利益协调机制第55-60页
     ·构建畅通的利益诉求机制第55-56页
     ·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第56-57页
     ·建立严格规范的利益约束机制第57-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工作流技术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