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经济周期性波动发展的成因及其宪法保障的含义 | 第11-30页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 | 第11-23页 |
一、 什么是经济周期 | 第11-15页 |
二、 经济周期的基础理论:经济波动理论 | 第15-18页 |
三、 经济周期性波动对中国的影响 | 第18-22页 |
四、 经济周期性波动给予我们的启示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经济周期性平稳波动与可持续发展 | 第23-25页 |
一、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 第23-24页 |
二、 经济周期性平稳波动发展的目的:可持续发展 | 第24-25页 |
第三节 经济周期性平稳波动发展宪法保障的含义 | 第25-30页 |
一、 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宪法基础 | 第25-28页 |
二、 经济周期性平稳波动发展的宪法保障含义与法治架构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对经济周期性平稳波动发展保障现状 | 第30-45页 |
第一节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法的雏形 | 第30-37页 |
一、 从计划到规划 | 第30-31页 |
二、 规划主要目标的转变 | 第31-33页 |
三、 规划制定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33-37页 |
第二节 宏观调控由行政走向法律 | 第37-41页 |
一、 自古而来的国家宏观调控 | 第37-38页 |
二、 经济规划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 第38-39页 |
三、 宏观调控的实施现状及“宏观调控法”的宪法立足点 | 第39-41页 |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 | 第41-45页 |
一、 寻找国家与地方经济利益的平衡点 | 第41-43页 |
二、 预算分立之下财权与事权的不平衡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对经济周期性平稳波动发展保障的对策措施 | 第45-66页 |
第一节 完善规划程序的法律约束 | 第46-51页 |
一、 建立规划程序法的实质标准 | 第46-47页 |
二、 借鉴外国经验加快规划程序立法 | 第47-49页 |
三、 制定发展规划法,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 第49-51页 |
第二节 加快制定“宏观调控法” | 第51-59页 |
一、 宏观调控实体法 | 第52-55页 |
二、 宏观调控程序法 | 第55-59页 |
第三节 财政联邦制:理顺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 | 第59-66页 |
一、 西方国家的联邦制与财政联邦制 | 第59-61页 |
二、 从财政联邦制看我国现行财税体制 | 第61-63页 |
三、 财政联邦制:平衡财权与事权,理顺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