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及预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2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7-8页
  一、 选题背景第7-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8-11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8-10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1页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第11-12页
第一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理论综述第12-19页
 第一节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一、 政府债务第12页
  二、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第12页
  三、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第12-13页
 第二节 政府债务相关理论第13-15页
  一、 财政机会主义理论第13-14页
  二、 政府双重主体假定说第14页
  三、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理论第14-15页
 第三节 经济预警方法第15-19页
  一、 景气指数法第15-17页
  二、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第17-18页
  三、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18-19页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分析第19-34页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与发展第19-21页
  一、 体制变迁第19-20页
  二、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第20-21页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分类第21-26页
  一、 直接显性债务第22-23页
  二、 或有显性债务第23-24页
  三、 直接隐性债务第24-25页
  四、 或有隐性债务第25-26页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的规模及结构第26-29页
  一、 债务规模膨胀第26-27页
  二、 债务结构层次复杂第27-29页
 第四节 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传递第29-34页
  一、 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二、 地方政府债务的潜在风险传递第32-34页
第三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研究第34-39页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方法选择第34-35页
  一、 预警方法对比分析第34-35页
  二、 预警方法选择第35页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风险区间第35-39页
  一、 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5-37页
  二、 风险区间的确定第37-39页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第39-49页
 第一节 预警体系构建的目标及原则第39-40页
  一、 目标第39页
  二、 基本原则第39-40页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流程第40-41页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41-49页
  一、 模型的构建思路第41-45页
  二、 模型的建立第45-46页
  三、 结果分析第46-49页
第五章 我国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第49-56页
 第一节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第49-51页
  一、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法律、制度体系第49页
  二、 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估机制第49-50页
  三、 规范政府担保,允许地方政府通过破产保护应对债务危机第50-51页
 第二节 严格把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第51-53页
  一、 统一口径,彻底清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第51页
  二、 建立和完善偿债机制第51-52页
  三、 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监管力度,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第52-53页
 第三节 合理配置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第53-56页
  一、 投资计划应与地方政府财力相匹配第53页
  二、 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第53-54页
  三、 树立地方政府正面形象第54-56页
附录 1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详细摘要第61-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研究
下一篇:完善财政援疆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