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及现状 | 第11页 |
| ·纳米二氧化钛的应用研究 | 第11-15页 |
| ·空气净化和水处理材料 | 第12页 |
| ·杀菌材料 | 第12-13页 |
| ·利用超亲水性做防雾和自清洁涂层 | 第13页 |
| ·光催化治疗癌症 | 第13-14页 |
| ·做传感器 | 第14-15页 |
| ·半导体TiO_2 光催化降解机理 | 第15-16页 |
| ·影响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内在因素 | 第16-18页 |
| ·TiO_2 晶型的影响 | 第16-17页 |
| ·颗粒粒径的影响 | 第17页 |
| ·表面结构的影响 | 第17-18页 |
| ·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对策 | 第18-21页 |
| ·表面螯合和衍生 | 第18-19页 |
| ·离子掺杂 | 第19页 |
| ·半导体复合 | 第19-20页 |
| ·有机染料敏化TiO_2 | 第20-21页 |
| ·元素掺杂提高TiO_2 光催化性能的机理 | 第21-22页 |
| ·引入中间能级,降低TiO_2 的带隙 | 第21页 |
| ·成为电子和空穴的浅势捕获阱,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 | 第21-22页 |
| ·造成晶格缺陷,增加氧空位 | 第22页 |
| ·元素掺杂提高TiO_2 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22-27页 |
| ·单元素掺杂提高TiO_2 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 ·双元素掺杂提高TiO_2 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7-28页 |
| 第2章 掺杂TiO_2 粉体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28-45页 |
| ·掺杂元素的选择 | 第28-29页 |
| ·溶胶-凝胶制备方法 | 第29页 |
| ·实验 | 第29-33页 |
|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29页 |
|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 | 第29-30页 |
| ·光催化剂粉体的表征 | 第30-32页 |
| ·粉体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4页 |
| ·热处理温度对TiO_2 粉体的晶型结构的影响 | 第33-35页 |
| ·掺杂量对TiO_2 粉体晶型结构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掺杂TiO_2 粉体的形貌 | 第36-37页 |
| ·掺杂TiO_2 粉体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37-38页 |
| ·掺杂TiO_2 干凝胶的表面结构分析 | 第38-39页 |
| ·掺杂TiO_2 粉体的紫外可见分析 | 第39-41页 |
| ·TiO_2 粉体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 第41-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3章 掺杂TiO_2 抗菌薄膜的性能研究 | 第45-60页 |
| ·掺杂元素的选择 | 第45页 |
| ·实验 | 第45-48页 |
|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 ·基体的选择与处理 | 第46页 |
| ·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 | 第46-47页 |
| ·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47-48页 |
| ·薄膜抗菌性能测试 | 第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8页 |
| ·成膜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48-50页 |
| ·纳米TiO_2 凝胶的热稳定分析 | 第50-51页 |
| ·纳米TiO_2 薄膜的XPS 图谱分析 | 第51-52页 |
| ·薄膜的形貌分析 | 第52-53页 |
| ·热处理温度对薄膜晶相结构的影响 | 第53-55页 |
| ·薄膜抗菌性能的研究 | 第55-57页 |
| ·掺杂薄膜抗菌机理的研究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