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木籽生物燃料发动机颗粒生成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引言 | 第8-9页 |
·柴油机颗粒排放物的研究进展和危害 | 第9-12页 |
·国内颗粒排放物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国外颗粒排放物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柴油机颗粒排放物的危害 | 第11-12页 |
·黄连木籽生物柴油的简介 | 第12-15页 |
·黄连木简介 | 第12页 |
·黄连木籽油的理化性质 | 第12-13页 |
·黄连木籽生物柴油的制取 | 第13-15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颗粒生成机理和微观结构特征参数 | 第16-25页 |
·颗粒生成的机理 | 第16-19页 |
·颗粒生成的详细化学机理 | 第17-19页 |
·颗粒结构特征参数 | 第19-24页 |
·颗粒的分形维数 | 第19-21页 |
·原始粒子的粒径 | 第21-22页 |
·原始粒子的微观特征参数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试验系统和测试方案 | 第25-32页 |
·试验系统和测试装置 | 第25-28页 |
·测试发动机的基本参数 | 第25-26页 |
·发动机实验系统的主要测控装置 | 第26-27页 |
·热重分析设备 | 第27页 |
·高分辨率透射电镜设备 | 第27-28页 |
·试验用油的理化性质 | 第28-29页 |
·试验方案 | 第29-32页 |
·热重分析的试验方案 | 第29-30页 |
·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分析的试验方案 | 第30-32页 |
第4章 YTR3105 农用柴油机排放颗粒分析 | 第32-40页 |
·颗粒的热重分析 | 第32-34页 |
·颗粒质量的失重 | 第32-33页 |
·颗粒质量的失重率 | 第33-34页 |
·颗粒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分析 | 第34-39页 |
·颗粒的微观形貌 | 第34-36页 |
·原始粒子的微观结构 | 第36-37页 |
·原始粒子的粒径分布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GW4D20 车用柴油机排气颗粒分析 | 第40-49页 |
·生物柴油比例对颗粒的影响 | 第40-44页 |
·颗粒的微观形貌 | 第40-41页 |
·颗粒形貌的分形维数 | 第41-42页 |
·原始粒子的微观结构 | 第42-43页 |
·原始粒子的平均粒径 | 第43页 |
·原始粒子的层面间距 | 第43-44页 |
·负荷对颗粒的影响 | 第44-46页 |
·负荷对原始粒子平均粒径的影响 | 第44-45页 |
·负荷对原始粒子层面间距的影响 | 第45-46页 |
·EGR 对颗粒的影响 | 第46-47页 |
·EGR 对原始粒子平均粒径的影响 | 第46页 |
·EGR 对原始粒子层面间距的影响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9-51页 |
·全文总结 | 第49-50页 |
·工作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