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1页 |
2 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立法概述 | 第11-17页 |
·循环经济的起源 | 第11页 |
·循环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 第11-12页 |
·循环经济的概念 | 第11-12页 |
·循环经济的特征 | 第12页 |
·循环经济的原则 | 第12-13页 |
·减量化原则(Reduce) | 第12页 |
·再利用原则(Reuse) | 第12-13页 |
·再循环原则(Recycle) | 第13页 |
·循环经济立法概述 | 第13-17页 |
·循环经济法的概念 | 第14页 |
·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 第14-17页 |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 第17-20页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为实现江西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 第17-18页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 第18-20页 |
4 国内外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分析及启示 | 第20-30页 |
·国内循环经济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4页 |
·国内循环经济立法现状 | 第20-21页 |
·国内循环经济立法存在的缺陷 | 第21-22页 |
·江西省循环经济立法现状 | 第22-24页 |
·主要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现状 | 第24-27页 |
·日本循环经济立法现状 | 第24-26页 |
·德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 | 第26页 |
·美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 | 第26-27页 |
·主要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启示 | 第27-30页 |
·立法应体现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理念 | 第27-28页 |
·立法应与循环经济政策相结合 | 第28页 |
·明确主体责任和强调全民参与 | 第28-30页 |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构想 | 第30-36页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 | 第30-31页 |
·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 | 第30页 |
·从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的思想 | 第30页 |
·具有可操作性的思想 | 第30页 |
·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 第30-31页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31-32页 |
·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原则 | 第31页 |
·多层次推进原则 | 第31-32页 |
·行政强制与经济激励相结合原则 | 第32页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立法的制度选择 | 第32-33页 |
·循环经济规划制度 | 第32页 |
·利益补偿制度 | 第32-33页 |
·循环经济评价制度 | 第33页 |
·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 | 第33页 |
·经济激励制度 | 第33页 |
·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 第33页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议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