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稠杂环化合物及其铱配合物在电致发光和化学传感中的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2页
本论文专用术语注释表第12-13页
本论文化合物分子结构图表第13-1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34页
   ·概述第15-17页
   ·基于稠杂环化合物的红光铱配合物磷光材料第17-25页
     ·以芳基喹啉、芳基异喹啉衍生物为配体的红光磷光材料第18-20页
     ·以芳基喹喔啉为配体的红光磷光材料第20-22页
     ·以芳基酞嗪衍生物为配体的红光磷光材料第22-23页
     ·以芳基喹唑啉衍生物为配体的红光磷光材料第23-24页
     ·以芳基苯并含氮五元杂环衍生物为配体的红光磷光材料第24-25页
   ·荧光化学传感第25-32页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检测机制第25-29页
     ·基于稠杂环化合物的荧光化学传感器第29-32页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第32-34页
     ·设计思路第32-33页
     ·研究内容第33-34页
第二章 酞嗪类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第34-53页
   ·引言第34页
   ·实验部分第34-40页
     ·试剂第34-35页
     ·分析测试与仪器第35-36页
     ·铱配合物的制备第36-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45页
     ·配合物的合成第40页
     ·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第40-41页
     ·配合物的寿命第41-42页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第42-43页
     ·配合物的 DFT 计算第43-44页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第44-45页
   ·基于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第45-52页
     ·电致发光器件制作及结构第45-46页
     ·Ir(ECPC)_2(pic)的电致发光性能第46-49页
     ·Ir(TPC)_2(pic)的电致发光性能第49-52页
   ·结论第52-53页
第三章 2-苯基喹唑啉类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第53-72页
   ·引言第53页
   ·实验部分第53-57页
     ·试剂第53-54页
     ·分析测试与仪器第54-55页
     ·配体的制备第55页
     ·配合物的制备第55-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62页
     ·配合物的合成第57页
     ·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第57-59页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第59-60页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第60-61页
     ·配合物的 DFT 计算第61-62页
   ·基于配合物 Ir(PQD)_2(acac)的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第62-67页
     ·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第62-63页
     ·Ir(PQD)_2(acac)的电致发光性能第63-67页
   ·基于配合物 Ir(PQD)_2(pic)的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第67-71页
     ·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第67页
     ·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第67-68页
     ·器件性能检测设备第68页
     ·Ir(PQD)_2(pic)的电致发光性能第68-71页
   ·结论第71-72页
第四章 2-咔唑基喹唑啉类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研究第72-79页
   ·引言第72页
   ·实验部分第72-76页
     ·试剂第72页
     ·分析测试与仪器第72-73页
     ·配体的制备第73-74页
     ·配合物的制备第74-76页
   ·结果与讨论第76-78页
     ·配合物的合成第76页
     ·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第76-77页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第77-78页
   ·结论第78-79页
第五章 含咔唑和吩噻嗪基团的喹唑啉衍生物对 Cu~(2+)和 Hg~(2+)的检测第79-98页
   ·引言第79页
   ·实验部分第79-83页
     ·试剂第79-80页
     ·分析测试与仪器第80-81页
     ·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第81-83页
   ·结果与讨论第83-96页
     ·加入 Cu~(2+)后化合物 ECQP 二氯甲烷溶液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第83-84页
     ·检测极限的计算第84-85页
     ·ECQP 对 Cu~(2+)的时间响应性第85页
     ·多种金属离子选择性及干扰性实验第85-88页
     ·ECQP 对 Cu~(2+)的识别机理第88-90页
     ·加入 Hg~(2+)后化合物 ECQPO 二氯甲烷溶液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第90-91页
     ·多种金属离子选择性及干扰实验第91-93页
     ·ECQPO 对 Hg~(2+)的识别机理第93-96页
     ·ECQP 对 Cu~(2+)和 Hg~(2+)检测的 INH 逻辑现象第96页
   ·结论第96-98页
第六章 喹唑啉-4(3H)-硫酮对 Hg~(2+)检测的荧光化学传感器第98-109页
   ·引言第98页
   ·实验部分第98-100页
     ·试剂第98-99页
     ·分析测试与仪器第99页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99-100页
   ·结果与讨论第100-108页
     ·化合物 TPS 的合成第100-101页
     ·加入 Hg~(2+)后化合物 TPS 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第101-102页
     ·多种离子的选择性及干扰性实验第102-104页
     ·回复性实验第104-106页
     ·TPS 对 Hg~(2+)的识别机理探讨第106-108页
   ·结论第108-109页
第七章 结论第109-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1页
附录一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及质谱谱图第121-131页
附录二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电信PON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下一篇:起重机安全监控与防摇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