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述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与模型 | 第20-26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 | 第20页 |
·土地利用结构 | 第20-21页 |
·土地利用结构效率 | 第21页 |
·低碳土地利用结构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及模型 | 第22-26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 | 第22-23页 |
·DEA 模型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 | 第26-40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6-28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6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6-28页 |
·土地利用结构现状 | 第28-31页 |
·区域整体土地利用结构 | 第28-30页 |
·各地市土地利用结构 | 第30-31页 |
·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 | 第31-40页 |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 | 第33-35页 |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区域差异 | 第35-36页 |
·土地利用结构有序性 | 第36-40页 |
第四章 关中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量与吸收量的测算 | 第40-45页 |
·各类用地碳排放量(吸收量)的计算方法 | 第40-41页 |
·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 第40-41页 |
·碳吸收量计算方法 | 第41页 |
·土地利用碳排放量与吸收量 | 第41-45页 |
·各类型土地碳排放量 | 第41-42页 |
·各类型土地碳吸收量 | 第42-43页 |
·各地市碳排放量与吸收量 | 第43-44页 |
·区域总碳排放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测算 | 第45-51页 |
·模型构建 | 第45-48页 |
·模型基础 | 第45页 |
·理论模型构建 | 第45-47页 |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第47-48页 |
·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评价 | 第49-51页 |
第六章 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第51-55页 |
·各地市土地利用结构投入投影分析 | 第51-52页 |
·基于投入效率最大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第52-55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55-58页 |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研究不足与讨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