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性特色景观在重庆的探索与营造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现状问题 | 第12-14页 |
·规模大、速度快 | 第12页 |
·地域特色的消失 | 第12-13页 |
·规划设计施工违背生态原则 | 第13页 |
·规划过程主观性强、科学性弱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5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的方法及工作框架 | 第16-18页 |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6-17页 |
·工作框架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2 城市“地域性景观”的认知 | 第19-28页 |
·城市地域性景观的相关概念阐释 | 第19-20页 |
·“地域性”的概念 | 第19页 |
·“景观”的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城市地域性景观的构成要素分析 | 第20-21页 |
·自然地理环境 | 第20-21页 |
·人文要素 | 第21页 |
·社会政治结构 | 第21页 |
·小结 | 第21页 |
·地域性特色景观兴起的背景 | 第21-24页 |
·现代主义发展的危机 | 第21-22页 |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 | 第22-23页 |
·对建筑领域的影响 | 第23页 |
·对园林景观领域的影响 | 第23-24页 |
·批判的地域主义对地域性特色景观的启迪 | 第24-26页 |
·地域主义的缘起 | 第24页 |
·地域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 | 第24-25页 |
·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提出 | 第25-26页 |
·城市地域性对景观“特色”的波及与影响 | 第26-28页 |
·当代地域性建筑的丰富实践 | 第26页 |
·地域性对景观领域的波及与影响 | 第26-28页 |
3 城市地域性景观对“特色”的向往 | 第28-37页 |
·国内外城市地域性景观理念的新表现 | 第28-29页 |
·方言景观 | 第28页 |
·日本《景观法》 | 第28-29页 |
·城市景观设计的特色导向 | 第29-30页 |
·地方资源、凸显特色 | 第29页 |
·生态景观 | 第29-30页 |
·场所精神 | 第30页 |
·协调和谐 | 第30页 |
·当代国内外地域性特色景观的案例分析 | 第30-34页 |
·美国景观设计——开启现代景观设计 | 第30-31页 |
·日本园林景观——场所精神 | 第31-32页 |
·巴西热带景观——地域特征 | 第32-33页 |
·德国园林景观——生态理念 | 第33-34页 |
·城市地域性特色景观的表达方法 | 第34-36页 |
·象征与隐喻 | 第35页 |
·抽象与提炼 | 第35页 |
·保留与再现 | 第35-36页 |
·修补与粘贴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4 重庆地域性景观的探索 | 第37-48页 |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37-38页 |
·地形地貌 | 第37-38页 |
·气候特征 | 第38页 |
·乡土植物 | 第38页 |
·悠久的城市文脉 | 第38-43页 |
·文化特色 | 第39-41页 |
·建筑特色 | 第41-42页 |
·园林特色 | 第42-43页 |
·重庆地域性景观的发展状况 | 第43-44页 |
·现代化的冲击 | 第43页 |
·总结原因——两大误区 | 第43-44页 |
·重庆地域特色中“特色”景观的探索 | 第44-46页 |
·自然地理环境对重庆地域性特色景观的影响 | 第44-45页 |
·地域文化对重庆地域性特色景观的影响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5 对重庆地域性特色景观营造的初探 | 第48-62页 |
·规划设计的定位 | 第48-53页 |
·关于城市的性质 | 第48-50页 |
·关于行政区域景观的定位 | 第50-51页 |
·关于景观空间形态的发展 | 第51-53页 |
·提高地域性特色景观规划建设水平的对策 | 第53-54页 |
·完善景观风貌特色 | 第53页 |
·制定鼓舞特色景观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 第53-54页 |
·加强景观建设项目特色的规划设计工作 | 第54页 |
·加强教育宣传 | 第54页 |
·地域性特色景观在不同区域的营造初探 | 第54-60页 |
·滨水生活区 | 第54-55页 |
·商业街区 | 第55-56页 |
·广场活动区 | 第56-57页 |
·山体边坡区 | 第57-58页 |
·沿街道路区 | 第58-59页 |
·夜景 | 第59-60页 |
·标识对地域性特色景观营造的作用 | 第60-61页 |
·展示性 | 第60-61页 |
·纪念性 | 第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6 结语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