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2页 |
|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自动门控制系统功能介绍 | 第14-15页 |
| ·自动门控制系统运行技术指标 | 第15-16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无刷直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策略 | 第17-32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7-22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 第17-18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 第20-21页 |
| ·无刷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 | 第21-22页 |
| ·单片机的结构及性能 | 第22-27页 |
| ·微控制器的选取 | 第22-23页 |
| ·MSP430f149 结构及主要特性 | 第23-24页 |
| ·使用的外设模块 | 第24-27页 |
| ·基于 MSP430f149 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策略 | 第27-32页 |
| ·电流的检测和计算 | 第29-30页 |
| ·位置检测和速度计算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自动门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32-47页 |
| ·电源模块 | 第32-34页 |
| ·整流滤波电路 | 第32-33页 |
| ·电源电压 | 第33-34页 |
| ·驱动电路 | 第34-36页 |
| ·MOS 管的选择 | 第34页 |
| ·驱动芯片的选择 | 第34-35页 |
| ·驱动电路设计 | 第35-36页 |
| ·单片机控制电路 | 第36-39页 |
| ·电流检测电路 | 第37页 |
| ·位置检测电路 | 第37-38页 |
| ·串口通信电路 | 第38-39页 |
| ·保护电路 | 第39-42页 |
| ·过压保护电路 | 第39-40页 |
| ·过流保护电路 | 第40-41页 |
| ·逻辑保护电路 | 第41页 |
| ·光耦隔离电路 | 第41-42页 |
| ·控制面板电路 | 第42-43页 |
| ·其它电路 | 第43-44页 |
| ·电磁锁控制电路 | 第43-44页 |
| ·微波传感器 | 第44页 |
| ·硬件系统电磁兼容性设计 | 第44-47页 |
| ·强电部分电磁兼容性设计 | 第45页 |
| ·弱电部分电磁兼容性设计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7-62页 |
| ·系统初始化 | 第48页 |
| ·门宽参数自学习程序 | 第48-49页 |
| ·门的运动模式 | 第49-53页 |
| ·门的运动速度曲线 | 第49-51页 |
| ·门的正常运动 | 第51页 |
| ·门的防挤压运动 | 第51-53页 |
| ·电动机驱动控制模块 | 第53-55页 |
| ·电动机的启动 | 第53页 |
| ·捕获中断程序 | 第53-54页 |
| ·A/D 中断程序 | 第54-55页 |
| ·控制面板程序 | 第55-58页 |
| ·PID 控制算法 | 第58-62页 |
| ·PID 调节器原理 | 第59页 |
| ·增量型数字 PID 控制器 | 第59-60页 |
| ·增量型 PID 算法程序流程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PID 参数整定软件平台设计 | 第62-68页 |
| ·PID 参数整定软件平台面板设计 | 第62页 |
| ·PID 参数整定软件平台程序框图 | 第62-68页 |
| ·串口通信 | 第63-65页 |
| ·队列缓冲 | 第65-66页 |
| ·波形图表显示 | 第66页 |
| ·文件存储 | 第66-68页 |
|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总结 | 第68-74页 |
| ·电动机空载实验 | 第68-70页 |
| ·样门实验 | 第70-71页 |
| ·工作总结 | 第71-74页 |
|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72页 |
| ·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72-73页 |
|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