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强迫振动测力的斜拉索风雨激振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斜拉索风雨激振的工程背景 | 第11-12页 |
·斜拉索风雨激振的研究手段及现状 | 第12-20页 |
·斜拉索风雨激振现场实测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斜拉索风雨激振风洞试验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斜拉索风雨激振理论分析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斜拉索风雨激振的控制措施 | 第20-21页 |
·机械控制措施 | 第20页 |
·结构措施 | 第20-21页 |
·空气动力学措施 | 第21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第2章 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概况 | 第23-30页 |
·引言 | 第23-24页 |
·试验设备 | 第24-26页 |
·风洞设备 | 第24页 |
·风速和风压采集系统 | 第24页 |
·三自由度强迫振动试验系统 | 第24-26页 |
·触发系统 | 第26页 |
·试验模型及参数 | 第26-28页 |
·试验模型及参数 | 第26-28页 |
·试验工况 | 第28-30页 |
第3章 测压试验结果分析 | 第30-53页 |
·拉索气动力系数的定义 | 第30-31页 |
·光拉索模型试验结果 | 第31-36页 |
·固定光拉索模型(工况1) | 第31-34页 |
·竖向振动光拉索模型(工况2) | 第34-36页 |
·粘贴水线的固定拉索模型(工况3) | 第36-43页 |
·拉索和水线的风压系数 | 第36-38页 |
·拉索和水线表面风压的功率谱 | 第38-40页 |
·拉索和水线的平均阻力和升力系数 | 第40-43页 |
·粘贴水线的竖向振动拉索模型(工况4) | 第43-46页 |
·拉索和水线的风压系数 | 第43-44页 |
·拉索和水线表面风压的功率谱 | 第44-45页 |
·拉索和水线的平均阻力和升力系数 | 第45-46页 |
·粘贴水线的竖向和扭转振动拉索模型(工况6) | 第46-51页 |
·拉索模型的风压系数 | 第46-48页 |
·拉索和水线的平均气动力系数 | 第48-49页 |
·拉索和水线的气动力系数时程 | 第49-50页 |
·气动力系数频谱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拉索模型强迫振动气动导数识别 | 第53-70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强迫振动时域识别方法 | 第54-56页 |
·竖向扭转耦合气动导数识别理论 | 第54-55页 |
·竖向扭转耦合气动导数识别方法 | 第55-56页 |
·粘贴水线竖向振动拉索的气动导数识别 | 第56-58页 |
·拉索气动升力 | 第56页 |
·拉索的气动导数 | 第56-58页 |
·粘贴水线扭转振动拉索的气动导数识别 | 第58-62页 |
·水线的气动导数 | 第59-60页 |
·水线的脉动气动力时程 | 第60-62页 |
·粘贴水线的竖向和扭转耦合振动拉索的气动导数识别 | 第62-68页 |
·拉索的气动导数 | 第62-65页 |
·水线的气动导数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斜拉索风雨激振的理论分析 | 第70-89页 |
·二维拉索风雨激振两自由度理论模型 | 第70-72页 |
·基本假定 | 第70页 |
·二维拉索风雨激振两自由度理论模型推导 | 第70-72页 |
·拉索风雨激振运动方程的求解 | 第72-76页 |
·模型理论分析参数选取 | 第72-73页 |
·作用在单位长度拉索和水线气动力选取 | 第73-75页 |
·风雨激振运动微分方程求解方法 | 第75-7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6-88页 |
·准定常计算结果分析 | 第76-84页 |
·风雨激振机理探讨 | 第84-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