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与流通效率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引言第13-40页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第13-1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鲜活农产品流通相关研究综述第17-33页
     ·概念辨析与研究范畴第17-23页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综述第23-27页
     ·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研究综述第27-29页
     ·供应链效率研究综述第29-31页
     ·鲜活农产品超市供应链研究综述第31-33页
   ·研究框架第33-40页
     ·研究内容和思路第33-36页
     ·研究方法第36-37页
     ·数据来源第37-38页
     ·创新与不足第38-40页
2 鲜活农产品特性分析第40-52页
   ·鲜活农产品生产特性第40-42页
   ·鲜活农产品物理特性第42-46页
   ·鲜活农产品市场特性第46-48页
   ·鲜活农产品流通特性第48-52页
3 鲜活农产品供求新趋势与流通模式现状分析第52-70页
   ·我国鲜活农产品供求新趋势第52-57页
     ·鲜活农产品总量失衡与结构性失衡并存第52-56页
     ·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第56-57页
   ·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现状分析第57-63页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分类第57-61页
       ·基于商品流通发展阶段的分类第57-58页
       ·基于流通主体关系的分类第58页
       ·基于收购主体的分类第58-60页
       ·基于零售终端的分类第60-61页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现状第61-62页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第62-63页
   ·国外鲜活农产品主要流通模式第63-67页
     ·美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第64-65页
     ·日本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第65-67页
     ·欧洲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第67页
   ·国外鲜活农产品主要流通模式的启示第67-70页
4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的内在机制与外在约束第70-97页
   ·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过程第70-72页
   ·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的内在机制第72-75页
   ·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的外在约束第75-97页
     ·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的生产者约束第75-93页
       ·数据来源第75页
       ·统计结果分析第75-78页
       ·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农户销售渠道选择分析第78-93页
     ·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的消费者制约第93-97页
       ·数据获取第94页
       ·统计结果分析第94-95页
       ·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消费者购买渠道选择分析第95-97页
5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97-114页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指标评价模型第97-101页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路第97-98页
     ·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第98-99页
     ·主成分分析的步骤第99-101页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能力评价指标初选第101-104页
     ·社会物流发展水平指标第101页
     ·分工水平指标第101-104页
     ·消费者购买力指标第104页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能力评价指标确定第104-110页
     ·对初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第104-107页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能力评价指标的确定第107-110页
   ·我国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演进趋势预测第110-114页
6 宏观层面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分析第114-146页
   ·市场整合效率模型第114-122页
     ·单位根检验第114-116页
     ·单整、协整和协整检验第116-118页
     ·误差修正模型第118-119页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第119-121页
     ·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第121-122页
   ·省区内鲜活农产品零售市场整合效率分析第122-126页
     ·数据来源第122页
     ·模型检验第122-125页
     ·结果分析第125-126页
   ·城市内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整合效率第126-139页
     ·数据来源第126-127页
     ·描述性统计第127-128页
     ·模型检验第128-137页
       ·ADF 单位根检验第129-130页
       ·Johansen 协整检验第130-131页
       ·误差修正模型第131-132页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第132-133页
       ·脉冲响应函数第133-136页
       ·方差分解第136-137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137-139页
   ·城市内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整合效率第139-141页
     ·数据来源第139页
     ·模型检验第139-140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140-141页
   ·县域内农贸市场整合效率第141-143页
     ·数据来源第141页
     ·模型检验第141-142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142-143页
   ·县域内批发市场与农贸市场整合效率第143-146页
     ·数据来源第143页
     ·模型检验第143-145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145-146页
7 微观层面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效率分析第146-162页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概述第146-150页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特点第146-147页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模型第147-150页
   ·基于 DEA 模型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第150-157页
     ·明确评价目标第150-152页
     ·确立评价对象第152-153页
     ·评价指标选取第153-155页
       ·投入指标的确定第154页
       ·产出指标的确定第154-155页
     ·评价指标量化第155-157页
   ·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效率评价模型第157-158页
   ·实证分析第158-162页
8 环境协调型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第162-170页
   ·环境协调型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构建第162-166页
     ·鲜活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交易环境第162-163页
     ·鲜活农产品流通的自然环境第163-165页
     ·环境协调型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构建第165-166页
   ·实证分析第166-170页
     ·流通环境分析第167-168页
     ·流通模式构建第168-170页
9 结论与展望第170-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77页
致谢第177-178页
个人简历第178页
已发表论文第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模式自适应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