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过敏原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2-23页 |
| ·食物过敏概述 | 第12-13页 |
| ·食物过敏 | 第12页 |
| ·过敏机理 | 第12-13页 |
| ·食物过敏原及其鉴定方法 | 第13-16页 |
| ·常见食物过敏原 | 第13-14页 |
| ·食物过敏原的鉴定方法 | 第14-16页 |
| ·食物过敏原的加工脱敏方法 | 第16-18页 |
| ·物理方法 | 第16-17页 |
| ·化学方法 | 第17-18页 |
| ·酶法 | 第18页 |
| ·水产品过敏原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鱼类过敏原 | 第18-19页 |
| ·甲壳类动物过敏原 | 第19页 |
| ·软体动物过敏原 | 第19-20页 |
| ·水产品加工脱敏研究 | 第20-21页 |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3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40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26页 |
| ·动物 | 第23页 |
|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 ·实验所用溶液及配制方法 | 第24-25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 ·试验方法 | 第26-40页 |
| ·章鱼粗提蛋白的制备与分析 | 第26-27页 |
| ·章鱼过敏原的纯化及鉴定 | 第27-30页 |
| ·过敏原的多克隆抗体制备 | 第30-31页 |
| ·过敏原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31-32页 |
| ·过敏原免疫活性分析 | 第32-33页 |
| ·过敏原的加工处理方式 | 第33-34页 |
| ·过敏原的分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40页 |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0-79页 |
| ·章 鱼粗提蛋白各组分的致敏性分析 | 第40-41页 |
| ·肌原纤维蛋白过敏组分的分析检测 | 第40页 |
| ·肌浆蛋白过敏组分的分析检测 | 第40-41页 |
| ·章 鱼 TM的性质分析 | 第41-61页 |
| ·TM的纯化与鉴定 | 第41-43页 |
| ·与其他水产 TM的序列比较 | 第43页 |
| ·TM的多克隆抗体制备 | 第43-44页 |
| ·TM的致敏性检测 | 第44页 |
| ·TM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44-45页 |
| ·加工处理方式对 TM的影响 | 第45-52页 |
| ·美拉德反应处理对 TM的影响 | 第52-56页 |
| ·热处理对章鱼肌肉及其 TM的影响 | 第56-61页 |
| ·章 鱼 AK 的性质分析 | 第61-79页 |
| ·AK 的纯化 | 第61-62页 |
| ·AK 的 MALDL MS 鉴定 | 第62-64页 |
| ·AK 的多克隆抗体制备 | 第64-65页 |
| ·AK 的致敏性分析 | 第65-67页 |
| ·AK 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67-73页 |
| ·AK 的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73-75页 |
| ·与其他水产动物 AK 的分析比较 | 第75-79页 |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第79-84页 |
| ·TM 的过敏原性质 | 第79-80页 |
| ·AK 的过敏原性质 | 第80-81页 |
| ·章鱼过敏原与甲壳类动物过敏原的分析比较 | 第81-82页 |
| ·结论 | 第82-83页 |
| ·展望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4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页 |
| GenBank 注册的基因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