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船桥撞击的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概述 | 第12页 |
·船桥撞击的计算理论 | 第12-20页 |
·船桥撞击力的主要计算公式 | 第20-25页 |
·Woisin 公式 | 第20-21页 |
·Minorsky,Gerlach,Woision 公式 | 第21页 |
·Saul-Svelsson,Knott,Greiner 公式 | 第21页 |
·AASHTO 规范公式[3] | 第21-22页 |
·欧洲规范公式[4] | 第22页 |
·我国《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公式 | 第22-23页 |
·我国《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 第23-25页 |
第二章 船桥撞击有限元方法及软件技术 | 第25-41页 |
·Ls-dyna 软件介绍 | 第25页 |
·非线性有限元控制方程及解法 | 第25-27页 |
·接触类型的介绍 | 第27-29页 |
·能量问题 | 第29页 |
·仿真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29-40页 |
·沙漏问题 | 第29-32页 |
·单元失效准则 | 第32-34页 |
·缩短计算时间的方法介绍 | 第34-36页 |
·关于滑动界面能的问题 | 第36-38页 |
·穿透问题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基于仿真分析的弹性变形系数计算公式 | 第41-64页 |
·概述 | 第41页 |
·对我国铁路桥涵规范撞击力公式分析 | 第41-46页 |
·我国现行铁路桥涵设计原理基本规范撞击力公式[6] | 第41-44页 |
·导致铁路桥涵设计原理基本规范撞击力公式偏小的因素 | 第44-46页 |
·基于船舶正面撞击仿真分析的弹性变形系数简化计算公式 | 第46-56页 |
·船型、尺寸及有限元模型 | 第46-48页 |
·单元的材料模型 | 第48-49页 |
·仿真分析与理论解析的差异 | 第49-50页 |
·最大撞击力与碰撞速度的关系 | 第50-51页 |
·最大撞击力与船舶质量的关系 | 第51-52页 |
·弹性变形系数简化计算公式 | 第52-56页 |
·弹性变形系数(?)拟合过程中的误差及正确性研究 | 第56-62页 |
·检查各种能量的正确性 | 第56-58页 |
·弹性变形系数公式拟合过程中误差导致公式正确性的研究 | 第58-61页 |
·对改进的我国铁路桥涵设计规范撞击力与欧洲规范撞击力比较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四章 船桥撞击过程中动力放大系数的探讨 | 第64-75页 |
·概述 | 第64页 |
·动力放大系数的介绍 | 第64-66页 |
·船桥撞击有限元模型 | 第66-67页 |
·船舶刚度对动力放大系数影响的分析 | 第67-71页 |
·船舶质量对动力放大系数影响的分析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对于简化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的合理性研究 | 第75-95页 |
·概述 | 第75页 |
·对 HJC 材料模型的介绍[8] | 第75-78页 |
·船舶撞击刚性墙 | 第78-79页 |
·船舶撞击为弹性材料的桥梁下部结构 | 第79-87页 |
·船舶撞击桥墩 | 第80-81页 |
·船舶撞击承台 | 第81-82页 |
·船舶撞击桩基础 | 第82-84页 |
·不同撞击位置下桥梁下部结构的响应比较 | 第84-85页 |
·各种工况下的能量守恒 | 第85-87页 |
·船舶撞击为 HJC 材料模型的桥梁下部结构 | 第87-92页 |
·船舶撞击桥墩 | 第87-88页 |
·船舶撞击承台 | 第88-89页 |
·船舶撞击桩基础 | 第89-90页 |
·不同撞击位置下桥梁下部结构的响应比较 | 第90-92页 |
·不同材料模型下桥梁结构响应及撞击力的比较 | 第92-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六章 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