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1. 植物盐害机理 | 第8-11页 |
·渗透胁迫与渗透平衡的调节 | 第8-9页 |
·离子胁迫与离子稳态的重建 | 第9-10页 |
·氧化胁迫与活性氧在体内的清除机制 | 第10-11页 |
2. SOS 基因家族的结构特征与植物耐盐关系 | 第11-16页 |
·SOS 基因家族的研究与发现 | 第11-12页 |
·SOS1 基因的结构特征与植物耐盐关系 | 第12页 |
·SOS2 基因的结构特征与植物耐盐关系 | 第12-13页 |
·SOS3 基因的结构特征与植物耐盐关系 | 第13-14页 |
·SOS4 基因的结构特征与植物耐盐关系 | 第14页 |
·SOS5 基因的结构特征与植物耐盐关系 | 第14-16页 |
3. HKT 基因家族与植物耐盐性关系 | 第16-20页 |
·HKT 基因家族的研究与划分 | 第16-18页 |
·HKT 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 第18页 |
·拟南芥中 HKT1 基因和水稻中 HKT1 基因的研究 | 第18-2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33页 |
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第20-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实验试剂 | 第20-22页 |
·抗生素和激素的配制方法 | 第22-23页 |
·水稻遗传转化体系中的培养基 | 第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3-33页 |
·SaSOS1 基因和 SaHKT1 基因的克隆 | 第23-28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菌种的保存 | 第28-29页 |
·建立优化的水稻遗传转化体系 | 第29-31页 |
·转基因水稻的分子检测 | 第31-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6页 |
1. 互花米草 SOS1 基因和 HKT1 基因的克隆 | 第33-37页 |
·兼并引物设计及 SaSOS1 基因和 SaHKT1 基因部分 cDNA 的克隆 | 第33页 |
·PCR 扩增 SaSOS1 基因和 SaHKT1 基因部分 cDNA | 第33-36页 |
·SaSOS1 基因和 SaHKT1 基因全长 cDNA 的克隆 | 第36-37页 |
2. 互花米草 SOS1 基因和 HKT1 基因植物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38页 |
3. 转基因水稻再生体系的分析 | 第38-44页 |
·不同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的状态及愈伤组织诱导效率的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继代培养时愈伤组织的状态及继代次数对抗性愈伤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浸染培养时愈伤组织的状态及浸染时间对抗性愈伤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共培养时愈伤组织的状态及共培养时间对抗性愈伤率的影响 | 第41页 |
·筛选培养时愈伤组织的状态及筛选时间对抗性愈伤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分化时愈伤组织的状态及分化率的分析 | 第42-44页 |
4. 转基因水稻的分子检测 | 第44-46页 |
·潮霉素引物 PCR 检测转基因水稻 | 第44页 |
·基因引物 PCR 检测转基因水稻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