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神魔小说编创方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明代神魔小说编创方式的立题价值 | 第10页 |
·"神魔小说"的界定和作品类型 | 第10-13页 |
·关于"神魔小说"的命名和界定 | 第10-12页 |
·明清神魔小说的类型研究 | 第12-13页 |
·明代神魔小说作者及创作研究述评 | 第13-21页 |
·明代神魔小说的作者研究 | 第13-16页 |
·明代神魔小说的创作研究 | 第16-20页 |
·创作思想研究 | 第16-17页 |
·题材来源考察 | 第17-19页 |
·编创方式研究 | 第19-20页 |
·研究成果分析及评述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明代神魔小说的编创方式 | 第21-60页 |
·明代神魔小说的初兴期——世代累积型作品 | 第21-32页 |
·创作背景和意图考察 | 第21-24页 |
·社会文化背景 | 第21-22页 |
·尚奇猎怪的创作心理与时代文艺思潮的影响 | 第22-24页 |
·题材来源与编创方式考察 | 第24-31页 |
·《平妖传》的编辑与创作 | 第24页 |
·《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的汇编 | 第24-25页 |
·《西游记》题材的世代累积及其作者的再创 | 第25-29页 |
·"滚雪球"式的《封神演义》及其作者的创作 | 第29-31页 |
·本节小结 | 第31-32页 |
·明代神魔小说的鼎盛期——书商编创型作品 | 第32-51页 |
·创作背景和意图考察 | 第33-39页 |
·书坊主的作用和传播的便利 | 第33-36页 |
·神魔小说的受众构成及其接受心理与民间信仰的影响 | 第36-39页 |
·题材来源考察 | 第39-42页 |
·编创方式研究 | 第42-50页 |
·模仿和改写的编创方式 | 第42-46页 |
·抄袭的方法 | 第46-47页 |
·增补和删节的方法 | 第47-49页 |
·随意拼凑组合 | 第49-50页 |
·本节小结 | 第50-51页 |
·明代神魔小说的渐衰期——文人独创型作品 | 第51-60页 |
·创作背景和意图考察 | 第51-53页 |
·社会文化背景考察 | 第51-52页 |
·作者的创作意图 | 第52-53页 |
·题材来源考察 | 第53-54页 |
·编创方式研究 | 第54-58页 |
·对此前作品的沿袭和借鉴 | 第54-55页 |
·在构思和布局方面的创新 | 第55-56页 |
·全新题材和叙述手法的借用与尝试 | 第56-57页 |
·主体意识的注入和文人色彩的增强 | 第57-58页 |
·本节小结 | 第58-60页 |
第三章 结语 | 第60-63页 |
·神魔小说的创作实践对小说创作史的贡献 | 第60页 |
·明代神魔小说的编创方式 | 第60-61页 |
·明代神魔小说的创作教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