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

我国流动性现状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流动性情况的分析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1 引言第7-15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7-8页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8-13页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8-10页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0-13页
   ·研究框架第13-15页
2 我国现阶段流动性状况的判断第15-22页
   ·流动性及流动性过剩的概念第15-16页
   ·反映我国流动性状况的指标第16-20页
     ·货币差额供给情况第16-17页
     ·M_2/GDP指标的变动情况第17-18页
     ·M_1与M_2的"剪刀差"第18-19页
     ·金融机构存贷差的变化第19-20页
   ·对我国流动性状况的判断第20-22页
3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原因第22-30页
   ·国际因素——美国量化宽松的政策第22-24页
     ·低利率政策第22-23页
     ·流动性支持政策第23页
     ·金融机构救助政策第23-24页
   ·金融危机后我国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第24-25页
     ·扩张性财政政策第24-25页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第25页
   ·外汇储备持续上升第25-26页
   ·内部经济结构失衡第26-30页
     ·投资和消费的失衡第26-28页
     ·居民的高储蓄低消费行为第28-29页
     ·金融市场结构失衡第29-30页
4 流动性过剩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第30-38页
   ·积聚通货膨胀压力第30-33页
   ·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第33-35页
   ·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第35-38页
     ·对银行经营效益的影响第36页
     ·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第36-38页
5 我国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政策和建议第38-51页
   ·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第38-43页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第38-40页
     ·提高存贷款利率第40-42页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第42-43页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吸收过剩流动性第43-46页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继续推动直接融资的扩张第43-45页
     ·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第45-46页
   ·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第46-51页
     ·鼓励民间投资第47-48页
     ·实施"走出去"战略第48-49页
     ·通过产业升级化解流动性过剩第49-51页
6 总结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后记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应分析
下一篇:中国信用评级产业付费机制的利益冲突与政府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