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表格 | 第13-14页 |
插图 | 第14-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1页 |
第二章 宇宙学与暗能量简介 | 第21-37页 |
·现代宇宙学简介 | 第21-29页 |
·大爆炸宇宙学概述 | 第21-22页 |
·宇宙的时空结构与动力学 | 第22-25页 |
·宇宙的能量组分 | 第25-28页 |
·宇宙学距离 | 第28-29页 |
·暗能量问题简介 | 第29-37页 |
·暗能量问题的历史 | 第29-33页 |
·暗能量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33-34页 |
·暗能量的宇宙学观测效应 | 第34-37页 |
第三章 暗能量的宇宙学探测手段 | 第37-49页 |
·超新星 | 第38-40页 |
·重子声学振荡 | 第40-43页 |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第43-45页 |
·哈勃常数观测 | 第45-46页 |
·物质增长因子 | 第46页 |
·其他暗能量观测 | 第46-49页 |
第四章 全息暗能量模型数值研究 | 第49-75页 |
·全息气体模型 | 第50-54页 |
·热力学性质 | 第51-53页 |
·宇宙学应用 | 第53-54页 |
·比较不同的红外截断 | 第54-57页 |
·动力学方程 | 第55-56页 |
·数值拟合结果 | 第56-57页 |
·全息暗能量的曲率与相互作用 | 第57-61页 |
·动力学方程 | 第58-59页 |
·数值分析结果 | 第59-61页 |
·全息暗能量模型的推广 | 第61-65页 |
·状态参数与动力学方程 | 第61-62页 |
·宇宙学含义 | 第62-65页 |
·全息暗能量与暗物质相互作用 | 第65-75页 |
·动力学方程 | 第65-66页 |
·观测限制 | 第66-68页 |
·宇宙命运探讨 | 第68-75页 |
第五章 其他暗能量模型数值研究工作 | 第75-93页 |
·暗能量模型比较 | 第76-80页 |
·九种暗能量模型简介 | 第76-78页 |
·数值拟合结果 | 第78-80页 |
·非均匀宇宙模型 | 第80-86页 |
·非均匀宇宙模型简介 | 第81-83页 |
·宇宙年龄计算方法 | 第83-84页 |
·宇宙年龄检验 | 第84-86页 |
·修改引力模型 | 第86-93页 |
·DGP模型 | 第87-88页 |
·f(T)模型 | 第88-90页 |
·f(R)模型 | 第90-91页 |
·模型比较与总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暗能量重构 | 第93-109页 |
·Constitution数据分段参数化研究 | 第93-100页 |
·CPL参数化 | 第93-94页 |
·红移分段参数化 | 第94-100页 |
·Union2数据参数化分析 | 第100-105页 |
·分段参数化 | 第101-102页 |
·多项式差值参数化 | 第102-105页 |
·SNLS3数据参数化研究 | 第105-109页 |
·CPL参数化 | 第106-107页 |
·分段参数化 | 第107-109页 |
第七章 其他工作 | 第109-121页 |
·超新星数据张力问题 | 第109-112页 |
·宇宙年龄问题 | 第112-117页 |
·相互作用暗能量模型 | 第114-117页 |
·宇宙命运问题 | 第117-121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1-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3页 |
附录A 卡方统计及其算法实现 | 第133-159页 |
A.1 卡方统计简介 | 第133-139页 |
A.1.1 卡方函数 | 第133-135页 |
A.1.2 卡方统计 | 第135-137页 |
A.1.3 卡方统计在模型比较中的应用 | 第137-139页 |
A.2 最优化分析 | 第139-146页 |
A.2.1 最陡下降法 | 第139-140页 |
A.2.2 牛顿迭代法 | 第140-141页 |
A.2.3 自适应行走 | 第141-146页 |
A.3 蒙特卡洛模拟与参数空间扫描 | 第146-156页 |
A.3.1 Metropolis-Hastings算法 | 第146-148页 |
A.3.2 MCMC位移矢量选取问题 | 第148-151页 |
A.3.3 COSMOMC程序包 | 第151页 |
A.3.4 蒙特卡洛数据分析 | 第151-156页 |
A.4 本章小结 | 第156-159页 |
致谢 | 第159-1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63-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