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刘少奇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方法对邓小平理论精髓的贡献 | 第15-23页 |
第一节 对“实事求是”思想原则的探索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对“实事求是”方法论的探索 | 第17-20页 |
一、坚持实事求是要有革命的勇气 | 第17-18页 |
二、这种勇气还表现在如何对待错误的态度上 | 第18-19页 |
三、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 第19-20页 |
四、调查研究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途径 | 第20页 |
第三节 刘少奇对“实事求是”的以身作则 | 第20-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贡献 | 第23-29页 |
第一节 刘少奇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 第24-27页 |
一、刘少奇论述了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必要性 | 第24页 |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 | 第24-25页 |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长期性 | 第25-26页 |
四、发展生产力是新民主主义的中心任务 | 第26-27页 |
五、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既要反右又要反左 | 第27页 |
第二节 刘少奇积极探索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思想对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 | 第29-39页 |
第一节 刘少奇关于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存在的思想对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理论的贡献 | 第29-31页 |
一、允许非公有经济存在 | 第29-30页 |
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刘少奇关于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思想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理论的贡献 | 第31-34页 |
一、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度,认识与解决社会主义分配制度问题 | 第32页 |
二、平均主义和分配不公都要反对 | 第32-33页 |
三、改革劳动、工资制度 | 第33-34页 |
四、物质刺激与思想教育两手抓 | 第34页 |
第三节 刘少奇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思想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 | 第34-38页 |
一、社会主义经济应当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思想 | 第35页 |
二、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前提下,搞好社会主义经济的路径 | 第35-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刘少奇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对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贡献 | 第39-50页 |
第一节 刘少奇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对邓小平关于我国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理论的贡献 | 第39-42页 |
一、我国经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 | 第39-40页 |
二、现代化建设之着眼点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 第40页 |
三、实现现代化的制约条件与有利条件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刘少奇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思想对邓小平关于全面振兴农村经济理论的贡献 | 第42-46页 |
一、以农业为基础是经济发展的规律 | 第42-43页 |
二、把农业发展放在首位 | 第43页 |
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 第43-46页 |
第三节 刘少奇关于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的思想对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理论的贡献 | 第46-47页 |
一、要敞开国门 | 第46页 |
二、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 第46-47页 |
第四节 刘少奇关于科技与教育的思想对邓小平关于科教兴国理论的贡献 | 第47-49页 |
一、实现国家经济战略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 第47-48页 |
二、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刘少奇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思想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理论的贡献 | 第50-56页 |
第一节 刘少奇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贡献 | 第50-52页 |
一、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 第50页 |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刘少奇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思想对邓小平依法治国理论的贡献 | 第52-55页 |
一、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 | 第53页 |
二、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指导思想与方针 | 第53-54页 |
三、邓小平依法治国理论对刘少奇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刘少奇的党建思想对邓小平党建理论的贡献 | 第56-61页 |
第一节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第56页 |
第二节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党的思想政治素质 | 第56-57页 |
第三节 提高党员质量,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 第57-58页 |
第四节 坚持民主集中制 | 第58-59页 |
第五节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 第59页 |
第六节 消除腐败,从严治党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