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照相机中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引言 | 第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计算机辅助诊断的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情况 | 第13-14页 |
·眼底照相机系统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课题的来源和背景 | 第16页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眼底照相机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8-24页 |
·人眼组织结构简介 | 第18-19页 |
·眼底照相机成像原理 | 第19-20页 |
·照明系统 | 第20-21页 |
·照相系统 | 第21页 |
·观察系统 | 第21-22页 |
·荧光造影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眼底图像处理技术 | 第24-38页 |
·模板 | 第24页 |
·几何变换 | 第24-27页 |
·眼底图像的平移 | 第24-25页 |
·眼底图像的旋转 | 第25-26页 |
·眼底图像的放缩 | 第26-27页 |
·眼底图像的镜像变换 | 第27页 |
·眼底图像空间域增强 | 第27-31页 |
·眼底图像的反色 | 第27-28页 |
·眼底图像分段线性变换 | 第28-29页 |
·眼底图像直方图均衡化 | 第29-30页 |
·眼底图像直方图规定化 | 第30-31页 |
·眼底图像频域处理增强 | 第31-35页 |
·理想低、高通滤波 | 第32页 |
·巴特沃思低、高通滤波 | 第32-33页 |
·同态滤波器 | 第33-35页 |
·眼底图像压缩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视网膜血管网络提取 | 第38-55页 |
·视网膜图像分析 | 第38-40页 |
·眼底解剖结构分析[2] | 第38-39页 |
·眼底图片分析 | 第39-40页 |
·彩色图像的处理 | 第40-43页 |
·RGB 彩色空间 | 第40-41页 |
·HIS 彩色空间 | 第41-42页 |
·彩色空间选取 | 第42-43页 |
·图像区域划分 | 第43-44页 |
·图像分割 | 第44-52页 |
·边缘检测 | 第45-49页 |
·阈值分割 | 第49-52页 |
·填充操作 | 第52-53页 |
·像素连通性 | 第52页 |
·种子填充 | 第52-53页 |
·血管提取后处理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眼底照相机软件系统的实现 | 第55-71页 |
·眼底照相机软件系统 | 第55-59页 |
·眼底照相机软件系统开发平台 | 第55页 |
·眼底照相机软件系统需求分析 | 第55-59页 |
·电子病历管理模块 | 第59-63页 |
·电子病历新建模块 | 第59-61页 |
·电子病历查询与修改模块 | 第61页 |
·病历数据库的存储结构类型 | 第61-62页 |
·病例模板模块 | 第62-63页 |
·图像处理模块 | 第63-69页 |
·图像的编辑功能 | 第63-64页 |
·图像标注及测量 | 第64-65页 |
·图像的几何变换功能 | 第65-66页 |
·图像调整功能 | 第66-68页 |
·眼底血管提取功能 | 第68-69页 |
·系统安全模块 | 第69-70页 |
·用户权限管理模块 | 第69-70页 |
·数据库操作的安全性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1-73页 |
·全文总结 | 第71页 |
·研究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