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与道德社会化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前言 | 第6-13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6-7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四)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六) 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一、道德社会化及其支撑理论 | 第13-21页 |
(一) 道德社会化的含义及特点 | 第13-15页 |
(二) 道德社会化的形成过程 | 第15-17页 |
(三) 道德社会化的主要支撑理论 | 第17-21页 |
二、思想政治课在道德社会化中的地位和功能 | 第21-25页 |
(一) 思想政治课在道德社会化中的地位 | 第21-23页 |
(二) 思想政治课在道德社会化中的功能 | 第23-25页 |
三、思想政治课影响道德社会化的途径 | 第25-31页 |
(一) 课堂教学途径 | 第25-26页 |
(二) 人际交往途径 | 第26-28页 |
(三) 营造文化途径 | 第28-31页 |
四、深化思想政治课改革,促进锥体教育体系构建 | 第31-39页 |
(一) 思想政治课影响力不足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二) 促进“一心四维”道德社会化教育体系的构建 | 第34-39页 |
五、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与科研成果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