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盐京九号水稻(Oryza sativa L. Yanjing 9)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8-10页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 水生高等植物在抑藻方面的研究第10-13页
   ·铜绿微囊藻水华污染的现状第10页
   ·抑藻作用的研究第10-11页
   ·抑藻的主要方式第11-13页
 2 水稻克生作用的研究第13-18页
   ·水稻对其他植物的克生作用第13-14页
   ·水稻中的化感物质第14-15页
   ·水稻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第15页
   ·水稻化感作用的机制第15-17页
   ·水稻克生物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第17-18页
 3 水稻抑藻研究上存在的问题第18-20页
   ·影响水稻抑藻作用研究的因素第18页
   ·存在的问题第18-20页
第一章 盐京九号水稻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第20-31页
 1 实验材料和培养方法第20-22页
   ·实验材料第20页
   ·材料前处理第20-21页
   ·接种及培养方法第21页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1-22页
 2 实验操作方法第22-24页
   ·生长量的测定第22页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22页
   ·藻细胞酶液的制备第22-23页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3页
   ·SOD酶(超氧化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23-24页
   ·水稻种植水中抑藻物质的提取第24页
 3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24-29页
   ·水稻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的照片第24-26页
   ·微囊藻细胞生长量的变化第26页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第26-27页
   ·SOD活性的变化第27-28页
   ·藻细胞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第28页
   ·水稻种植水抑藻物质的初步分离及平板培养实验第28-29页
 4 小结第29-31页
第二章 不同处理后的盐京九号水稻秸秆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第31-43页
 1 实验材料和试验试剂第31-32页
   ·实验材料第31页
   ·微囊藻培养条件第31页
   ·分组方法第31-32页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2页
 2 实验测定方法第32-33页
   ·生长量的测定方法第32-33页
   ·藻细胞呼吸速率测定第33页
   ·藻细胞提取液的制备第33页
   ·藻细胞SOD活性的测定第33页
   ·水稻秸秆水浸提液抑藻物质的提取第3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3-41页
   ·不同质量比的水稻秸秆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第33-34页
   ·高温灭菌对稻秆抑藻效果的影响第34-38页
   ·不同时间处理的水稻秸秆浸提液对藻细胞的抑制现象第38-41页
   ·不同粒度稻秆抑藻效果的比较第41页
 4 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水稻抑藻物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第43-55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3-46页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43页
   ·培养基配置第43-44页
   ·培养条件及实验仪器第44页
   ·水稻种植水和秸秆秸秆水浸液的前处理第44页
   ·水稻抑藻物质的提取和初步分离第44页
   ·抑藻物质的进一步分离和鉴定第44-45页
   ·萃取物滤纸片法试验操作方法第45-46页
 2 实验结果第46-53页
   ·水稻种植水(RCW)分离得到的抑藻圈及鉴定的结果第46-49页
   ·水稻秸秆水浸液(RSAE)分离的抑藻圈及鉴定出的结果第49-53页
 3 小结第53-55页
全文总结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附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贝叶斯认识论初探
下一篇:石油录井数据分析与三维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