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6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现有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拟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我国创业板实施直接退市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16-22页 |
第一节 我国创业板实施直接退市制度的现有条件 | 第16-19页 |
一、现有市场基础 | 第16-17页 |
二、现有法律基础 | 第17-18页 |
三、海外实践基础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兼论我国创业板实施直接退市制度的重要意义 | 第19-22页 |
一、严控创业板的市场风险 | 第19-20页 |
二、严惩创业板的违规违法行为 | 第20页 |
三、严肃创业板的交易环境 | 第20-21页 |
四、严整创业板的信息披露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我国创业板实施直接退市制度的前提条件 | 第22-32页 |
第一节 改革新股发行管制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培育合格投资者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加强创业板监管 | 第25-27页 |
一、监管核心当为信息披露 | 第25-26页 |
二、明确监管主客体及权限 | 第26-27页 |
三、退市标准反映监管理念 | 第27页 |
第四节 建立有效的退市渠道 | 第27-32页 |
一、参考海外创业板市场经验 | 第28-29页 |
二、加快我国场外市场建设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我国创业板实施直接退市制度的难题克服 | 第32-39页 |
第一节 利益博弈——各方协调 | 第32-35页 |
一、地方政府:退市阻力变助力 | 第32-33页 |
二、上市公司:退市阻力变动力 | 第33-34页 |
三、市场:退市阻力变活力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违规违法——退市问责制 | 第35-37页 |
一、问责主体 | 第35-36页 |
二、问责对象 | 第36页 |
三、法律责任类型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强退压力——主动退市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我国创业板直接退市后的救济制度 | 第39-48页 |
第一节 创业板直接退市中的投资者利益保护 | 第39-42页 |
一、直接退市与保护投资者利益之辩 | 第39-40页 |
二、加强创业板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原因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建立健全直接退市后的救济制度 | 第42-48页 |
一、激活代表人诉讼 | 第42-43页 |
二、司法救济与行政救济相配合 | 第43-44页 |
三、完善退市赔偿的若干建议 | 第44-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