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现状考察:检察机关撤回起诉的立法轮廓与司法困境 | 第12-25页 |
第一节 检察机关撤回起诉的基本立法轮廓 | 第12-18页 |
一、1979 年《刑事诉讼法》——被动撤回起诉权 | 第12页 |
二、1996 年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取消撤回起诉权 | 第12-13页 |
三、1998 和1999 两高司法解释——主动但受限撤回起诉权 | 第13-15页 |
四、2007 年最高检指导意见——细化撤回起诉权 | 第15-18页 |
第二节 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凸显的司法困境 | 第18-25页 |
一、立法缺失,司法解释简约 | 第18-19页 |
二、适用任意,条件规定不周延 | 第19-20页 |
三、检法主导,制约监督程序缺位 | 第20-21页 |
四、权力滥用,规避无罪判决 | 第21-22页 |
五、时限过宽,公诉僭越审判 | 第22页 |
六、效力存疑,后续处理混乱 | 第22-23页 |
七、说理贫乏,文书内容格式化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法理透视:检察机关撤回起诉的正当性基础与效力辨析 | 第25-33页 |
第一节 检察机关撤回起诉的正当性基础 | 第25-30页 |
一、现代公诉权裁量性与主动性的应有之义 | 第25-26页 |
二、控审分离诉讼格局的配套补充 | 第26页 |
三、起诉便宜主义的逻辑自然延伸 | 第26-28页 |
四、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显性发挥 | 第28-29页 |
五、刑事诉讼效率价值追求的程序体现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检察机关撤回起诉的法律效力辨析 | 第30-33页 |
一、撤回起诉权的法律性质——程序请求权 | 第30-31页 |
二、撤回起诉的法律效果——诉讼程序终止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比较研究:两大法系国家的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制度 | 第33-41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制度 | 第33-36页 |
一、法国 | 第33-34页 |
二、德国 | 第34-35页 |
三、日本 | 第35-36页 |
四、台湾地区 | 第36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制度 | 第36-41页 |
一、英国 | 第36-38页 |
二、美国 | 第38-41页 |
第四章 理性回归:我国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第41-50页 |
第一节 转换撤回起诉制度的立法载体 | 第41-42页 |
一、司法解释确立撤回起诉制度广受诟病 | 第41-42页 |
二、遵循程序法定主义,修改刑事诉讼法显性肯定撤回起诉制度 | 第42页 |
第二节 周延撤回起诉制度的适用情形 | 第42-44页 |
第三节 规范撤回起诉制度的具体程序 | 第44-46页 |
一、启动主体单一化 | 第44页 |
二、启动时间阶段化 | 第44-45页 |
三、撤诉理由具体化 | 第45-46页 |
四、法律效果及时化 | 第46页 |
第四节 强化撤回起诉制度的制约机制 | 第46-48页 |
一、内外部制约并举 | 第46-47页 |
二、赋予被告人、被害人程序救济权 | 第47-48页 |
第五节 提高撤诉后再行起诉的门槛设置 | 第48-50页 |
一、必须是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撤诉案件 | 第48页 |
二、发现新的重要事实或重要证据 | 第48-49页 |
三、再行起诉以一次为限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