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列车—轨道系统竖向振动研究的发展 | 第9-18页 |
·轨道竖向振动分析模型的发展 | 第9-15页 |
·机车、车辆竖向振动分析模型的发展 | 第15-17页 |
·机车车辆—轨道系统竖向振动分析模型的发展 | 第17-18页 |
·本论文的宗旨及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列车—轨道系统竖向振动分析模型 | 第20-26页 |
·机车、车辆竖向振动分析模型 | 第20-21页 |
·基本假设 | 第20页 |
·6自由度的机车车辆竖向振动分析模型 | 第20-21页 |
·轨道竖向振动分析模型 | 第21-24页 |
·基本假设 | 第22页 |
·12自由度的轨道竖向振动分析模型 | 第22-24页 |
·轮轨竖向耦合模型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列车—轨道时变系统振动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 第26-40页 |
·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简介 | 第26-27页 |
·车辆(包括机车)竖向振动总势能的计算 | 第27-31页 |
·轨道竖向总势能的计算 | 第31-37页 |
·列车—轨道系统竖向振动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不同轨下基础参数对列车—轨道系统竖向振动响应的影响 | 第40-88页 |
·轨道刚度的影响 | 第40-61页 |
·扣件刚度的影响 | 第40-46页 |
·道床刚度的影响分析 | 第46-56页 |
·扣件刚度与道床刚度不同匹配的影响 | 第56-61页 |
·空吊板的影响 | 第61-78页 |
·轨枕悬空的影响 | 第61-69页 |
·钢轨悬空的影响 | 第69-78页 |
·轨枕间距的影响 | 第78-82页 |
·速度的影响 | 第82-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