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捕押体制的分析及重构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第1章 逮捕羁押制度概述第9-17页
   ·逮捕与羁押的含义及其关系第9-10页
     ·逮捕与羁押的语义分析第9页
     ·刑事诉讼中的含义分析第9-10页
     ·对两者的关系分析第10页
   ·逮捕羁押制度的作用第10-14页
     ·逮捕羁押制度在追求惩罚犯罪以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第11-13页
     ·逮捕羁押制度在保障人权方面的作用第13-14页
   ·逮捕羁押制度的正当性要求第14-17页
     ·逮捕羁押措施的决定者应具有中立性第15页
     ·确立被捕者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广泛的参与诉讼的权利第15页
     ·赋予被追诉人对抗非法和不合理逮捕羁押的救济权利第15-16页
     ·在实体上逮捕羁押制度的设计应体现比例原则第16-17页
第2章 逮捕羁押制度的具体模式及其理念基础第17-26页
   ·逮捕羁押制度的具体模式第17-23页
     ·逮捕羁押合一的制度模式及其特点第17-19页
     ·逮捕羁押分离的制度模式及其特点第19-23页
   ·逮捕羁押制度不同模式的理念基础第23-26页
     ·重视追诉犯罪与保障人权何者为上的理念第23-24页
     ·将犯罪嫌疑人看作是诉讼的客体还是主体的理念第24页
     ·坚持有罪推定还是无罪推定的理念第24-26页
第3章 我国逮捕羁押制度的现状分析第26-37页
   ·我国逮捕羁押制度概述第26-31页
     ·拘留的具体内容第26-28页
     ·逮捕的具体内容第28-31页
   ·我国逮捕羁押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1-37页
     ·实际操作中产生的逻辑错误第31-32页
     ·比例原则无法在逮捕与羁押合一的制度下得以确立第32-34页
     ·逮捕与羁押制度的合一将导致其适用的理由及其标准的同一第34-35页
     ·逮捕与羁押的合一导致无法确立不同的审查程序和审查方式第35-37页
第4章 我国逮捕羁押制度的重构第37-47页
   ·重构我国逮捕羁押制度应遵循的理念第37-39页
   ·逮捕与羁押分离的具体程序设计第39-47页
     ·对中国强制措施的重新整合第39-40页
     ·将逮捕和羁押分离后,逮捕以及羁押的审查方式问题第40-43页
     ·逮捕与羁押分离后,逮捕与羁押的适用标准问题第43-45页
     ·逮捕与羁押分离后,关于羁押场所的分离问题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对中美英文报纸政治新闻的对比分析--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Grammar
下一篇:基于GIS的小城镇压力管网规划设计系统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