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总论 | 第14-66页 |
一、分类地位和分类系统 | 第14-17页 |
(一) 命名 | 第14页 |
(二) 分类地位 | 第14-15页 |
(三) 分类系统 | 第15-17页 |
二、分类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一) 世界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三) 化石研究概况 | 第20页 |
(四) 生物地理研究概况 | 第20-22页 |
三、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22-24页 |
(一) 文献来源 | 第22页 |
(二) 标本来源 | 第22页 |
(三)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 第22页 |
(四) 标本的鉴定、描述和绘图 | 第22-23页 |
(五) 扫描电镜观察 | 第23页 |
(六) 模式标本保存 | 第23-24页 |
四、形态特征 | 第24-42页 |
(一) 头胸部 | 第25-27页 |
(二) 腹部 | 第27-31页 |
(三) 附肢 | 第31-35页 |
(四) 外骨骼 | 第35-36页 |
(五) 生殖器 | 第36页 |
(六) 阿盲蛛和中国阿盲蛛感觉器官的亚显微结构观察 | 第36-42页 |
五、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进展 | 第42-55页 |
(一) 盲蛛目的单系性及盲蛛目与其它蛛形动物的关系 | 第42-47页 |
1. 盲蛛的单系性 | 第42-43页 |
2. 盲蛛与其它蛛形动物的关系 | 第43-47页 |
(二) 盲蛛目各组成类群及内部关系 | 第47-51页 |
(三) 强肢亚目的单系性及其系统发育研究 | 第51-55页 |
六、生物学 | 第55-63页 |
(一) 生态 | 第55-61页 |
(二) 繁殖与生长发育 | 第61-63页 |
七、中国强肢亚目盲蛛与周边地区多样性对比 | 第63-66页 |
各论 | 第66-124页 |
强肢亚目 | 第66-124页 |
一、刺盲蛛科Podoctidae Roewer,1912 | 第67-75页 |
(一) 伊盲蛛亚科Ibaloniinae Roewer,1912 | 第68-71页 |
骨刺盲蛛属Bonea Roewer,1913 | 第68-71页 |
黄色骨刺盲蛛,新种Bonea flava sp.nov | 第69-71页 |
(二) 加盲蛛亚科Roewer,1912 | 第71-73页 |
罗氏盲蛛属Lomanius Roewer,1923 | 第71-73页 |
台湾罗氏盲蛛Lomanius formosae(Roewer,1912) | 第72-73页 |
(三) 刺盲蛛亚科Podoctidae Roewer,1912 | 第73-75页 |
近刺盲蛛属Metapodoctis Roewer,1923 | 第74-75页 |
台湾近刺盲蛛Metapodoctis formosae Roewer,1915 | 第74-75页 |
二、阿盲蛛科Assamiidae S(?)erensen,1884 | 第75-83页 |
(一) 希盲蛛亚科Hypoxestinae Roewer,1927 | 第78-80页 |
斑盲蛛属Bandona Roewer,1927 | 第78-80页 |
笠斑盲蛛Bandona bonienensis Suzuki,1974 | 第79-80页 |
(二) 澳盲蛛亚科Dampretinae Roewer,1912 | 第80-83页 |
锡岛盲蛛属Simalurius Roewer,1923 | 第81-83页 |
龙州锡岛盲蛛,新种Simalurius longzhouensis sp.nov | 第81-83页 |
三、拟长奇盲蛛科Phalangodidae Simon,1879 | 第83-93页 |
1、提泰盲蛛属Tithaeus Thorell,1890 | 第84-89页 |
海南提泰盲蛛,新种Tithaeus hainanensis sp.nov | 第86-88页 |
角提泰盲蛛,新种Tithaeus multicornutus sp.nov | 第88-89页 |
2、岛盲蛛属Tweedielus Roewer,1934 | 第89-92页 |
朱氏岛盲蛛,新种Tweedielus zhui sp.nov | 第91-92页 |
3、闽盲蛛属Ausulus Roewer,1927 | 第92-93页 |
微闽盲蛛Ausulus minutus Roewer,1927 | 第93页 |
四、弱盲蛛科Epedanidae S(?)rensen,1886 | 第93-124页 |
(一) 艾克盲蛛亚科Acrobuninae Roewer,1912 | 第95-99页 |
1、异盲蛛属Heterobiantes Roewer,1912 | 第95-97页 |
膝形异盲蛛Heterobiantes geniculatus(Pocock 1903) | 第96-97页 |
2、暗盲蛛属,新属Nigra gen.nov | 第97-99页 |
广西暗盲蛛,新种Nigra guangxiensis sp.nov | 第98-99页 |
(二) 西里盲蛛亚科Sarasinicinae Roewer,1923 | 第99-105页 |
1、基隆盲蛛属Kilungius Roewer,1915 | 第100-103页 |
双斑基隆盲蛛Kilungius bimaculatus Roewer,1915 | 第101-102页 |
海岛基隆盲蛛Kilungius insulanus(Hirst,1911) | 第102-103页 |
2、真弱盲蛛属Epedanellus Roewer,1911 | 第103-105页 |
丘真弱盲蛛Epedanellus tuberculatus Roewer,1911 | 第104-105页 |
(三) 弱盲蛛亚科Epedaninae Roewer,1912 | 第105-124页 |
1、隐盲蛛属,新属Clandestinus gen.nov | 第106-108页 |
红棕隐盲蛛,新种Clandestinus rufus sp.nov | 第106-108页 |
2、实弱盲蛛属Euepedanus Roewer,1915 | 第108-110页 |
黄斑实弱盲蛛Euepedanus flavimaculatus Zhu & Lian,2006 | 第108-110页 |
3、弯肢盲蛛属Funkikoa Roewer,1927 | 第110-111页 |
巨弯肢盲蛛Funkikoa maxima Roewer,1927 | 第110-111页 |
4、莫盲蛛属Mosfora Roewer,1938 | 第111-112页 |
林莫盲蛛Mosfora silvestrii(Roewer,1927) | 第111-112页 |
5、新弱盲蛛属Neoepedanus Roewer,1912 | 第112-114页 |
佛新弱盲蛛Neoepedanus fokiensis Roewer,1912 | 第113-114页 |
6、拟高雄盲蛛属,新属Paritakaoia gen.nov | 第114-117页 |
北拟高雄盲蛛Paritakaoia borealisa sp.nov | 第115-117页 |
7、丘盲蛛属Plistobunus Pocock,1903 | 第117-118页 |
拉帕丘盲蛛Plistobunus rapax Pocock,1903 | 第117-118页 |
8、高雄盲蛛属Takaoia Roewer,1911 | 第118-121页 |
索氏高雄盲蛛Takaoia sauteri Roewer,1911 | 第119-120页 |
拟索氏高雄盲蛛Takaoia similis Roewer,1915 | 第120-121页 |
9、德之盲蛛属Tokunosia Suzuki,1964 | 第121-124页 |
台湾细德之盲蛛亚种Tokunosia tenuipes taiwana Suzuki,1977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4页 |
英文索引 | 第134-156页 |
图版及图注 | 第156-180页 |
致谢 | 第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