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6页 |
| 前言 | 第6-16页 |
| 一. 原花色素在植物中的分布,作用及生物合成途径 | 第6-10页 |
| 二. 大麦的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及其遗传控制 | 第10-13页 |
| 三. 基因芯片技术 | 第13-1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6-33页 |
| 一. 试验材料 | 第16-17页 |
| 二. 仪器 | 第17页 |
| 三. 试验方法 | 第17-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6页 |
| 一. 大麦种皮+果皮cDNA文库 | 第33-34页 |
| 二. 打印DNA芯片 | 第34-35页 |
| 三. 杂交标记后DNA芯片的处理和信号采集 | 第35-41页 |
| 四. 减法分析 | 第41-46页 |
| 讨论 | 第46-49页 |
| 一. 基因芯片法与筛选未知基因 | 第46页 |
| 二. 使用噬菌体建立cDNA文库对大肠杆菌的优点 | 第46页 |
| 三. 总RNA分离和mRNA提纯 | 第46-47页 |
| 四. PCR及其产物纯化处理方法打印DNA芯片的影响 | 第47页 |
| 五. 数据处理与差异分析 | 第47-48页 |
| 六. 大麦差异表达基因克隆数目在野生型和突变型中的差异 | 第48-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 附表 | 第57-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个人简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