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骆驼论文

中国主要双峰驼群体遗传多样性、系统进化及mtDNA异质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8页
   ·中国家养双峰驼资源及其保护第13-18页
     ·我国及蒙古家养双峰驼品种资源第13-15页
     ·野生双峰驼第15-16页
     ·我国养驼业第16-17页
     ·家养双峰驼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义第17-18页
   ·中国家养双峰驼起源驯化研究进展第18-21页
     ·考古学与历史记载第18-19页
     ·线粒体DNA研究第19-21页
   ·中国家养双峰驼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第21-22页
     ·细胞水平第21页
     ·血液蛋白多态分析第21页
     ·分子水平第21-22页
   ·线粒体DNA异质性研究进展第22-26页
     ·线粒体DNA异质性的定义第22-23页
     ·线粒体DNA异质性研究进展第23-24页
     ·线粒体异质性鉴定方法第24-25页
     ·线粒体DNA异质性产生的机制第25-26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6-28页
第二章 中国双峰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8-61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8-37页
     ·样品采集第28-30页
     ·主要设备仪器第30-31页
     ·主要试剂药品第31页
     ·主要制剂的配置第31-32页
     ·微卫星标记选择第32页
     ·主要试验步骤第32-36页
       ·基因组DNA提取第32-34页
       ·提取的基因组DNA浓度、纯度检测及DNA工作液配置第34页
       ·荧光修饰集团的选择与片段分析组合第34页
       ·PCR扩增条件优化及产物检测第34-35页
       ·DNA测序仪进行片段分析第35-36页
     ·数据分析第36-37页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6页
       ·群体间遗传关系分析第36-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58页
     ·提取基因组DNA的检测第37-38页
     ·微卫星位点的扩增、检测第38-40页
     ·双峰驼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0-49页
     ·双峰驼群体间遗传关系第49-58页
   ·结论与讨论第58-61页
     ·10 个双峰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第58页
     ·群体间遗传关系分析第58-61页
第三章 中国双峰驼群体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第61-75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61-64页
     ·样品选择第61-62页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药品第62页
     ·试验方法第62-63页
     ·统计分析第63-64页
   ·结果与分析第64-73页
     ·线粒体DNA D-loop扩增第64-65页
     ·线粒体D-loop区部分序列多态性分析第65-67页
     ·系统进化分析第67-73页
       ·系统进化树分析第67-70页
       ·Network网络分析第70-73页
   ·结论与讨论第73-75页
     ·10 个双峰驼群体的线粒体DNA D-loop多态性第73页
     ·双峰驼起源驯化分析第73-75页
第四章 双峰驼线粒体DNA长度异质性初探第75-91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75-82页
     ·样品选择第75页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75-76页
     ·双峰驼线粒体DNA异质性片段扩增及检测第76-78页
     ·假阳性结果排除第78-79页
     ·同一个体线粒体DNA长度异质性片段序列测定第79-81页
     ·6 个双峰驼群体线粒体DNA长度异质性分析第81-82页
   ·结果与分析第82-89页
     ·线粒体DNA异质性片段扩增及检测第82-85页
     ·线粒体异质性片段克隆测序第85-86页
     ·6 个双峰驼群体线粒体DNA长度异质性分析第86-89页
   ·结论与讨论第89-91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91-93页
 1. 10 个双峰驼群体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第91页
 2. 10 个双峰驼群体线粒体遗传进化分析第91页
 3、双峰驼线粒体 DNA 异质性初探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2页
附录第102-113页
致谢第113-115页
作者简历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绵羊DSG4基因的结构、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及重组特性
下一篇:动物标记辅助基因聚合优化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