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国内外使用改性沥青的历史及现状 | 第14-16页 |
·改性沥青的改性剂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改性沥青技术标准 | 第20-2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二章 MAC改性沥青的性能指标评价 | 第27-64页 |
·MAC改性剂反应机理 | 第27-34页 |
·胶结理论与沥青集料胶结体系 | 第27-29页 |
·改性剂反应机理 | 第29-34页 |
·MAC改性剂性能 | 第34-38页 |
·MAC干粉改性剂的外观 | 第34页 |
·影响MAC干粉改性剂的因素分析 | 第34-37页 |
·MAC干粉改性剂的有效期 | 第37-38页 |
·MAC改性沥青的性能 | 第38-50页 |
·沥青的指标体系 | 第38页 |
·沥青的路用性能 | 第38-39页 |
·MAC改性沥青基本性能 | 第39-43页 |
·MAC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的性能比较 | 第43-48页 |
·MAC改性沥青胶泥使用性能研究 | 第48-50页 |
·MAC改性沥青的经济指标 | 第50-51页 |
·MAC改性沥青技术标准及应用 | 第51-59页 |
·MAC改性沥青技术标准 | 第51-55页 |
·MAC改性沥青应用 | 第55-59页 |
·MAC改性沥青的生产工艺 | 第59-63页 |
·实验室制作 | 第59页 |
·工厂加工生产 | 第59-62页 |
·直接生产MAC改性沥青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三章 MAC改性沥青掺加橡胶粉的性能研究 | 第64-89页 |
·试验研究方案 | 第64-69页 |
·原材料 | 第66-68页 |
·级配 | 第68-69页 |
·试验设计方案 | 第69页 |
·体积指标 | 第69-74页 |
·SMA-13沥青混合料 | 第69-72页 |
·AC-20沥青混合料 | 第72-74页 |
·高温稳定性 | 第74-80页 |
·汉堡试验 | 第76-78页 |
·车辙试验 | 第78-80页 |
·水稳定性 | 第80-82页 |
·低温性能 | 第82-83页 |
·粘结性能 | 第83-84页 |
·不同沥青掺加橡胶粉的性能比较 | 第84-87页 |
·体积指标 | 第85页 |
·路用性能比较 | 第85-87页 |
·经济性比较 | 第87页 |
·小结 | 第87-89页 |
第四章 MAC改性沥青用于LSPM的材料合理组成设计 | 第89-108页 |
·LSPM强度形成机理 | 第90-91页 |
·试验用原材料 | 第91-92页 |
·LSPM的级配设计 | 第92-98页 |
·LSPM的组成结构特性 | 第92-94页 |
·LSPM的粗集料骨架嵌挤设计方法 | 第94-96页 |
·LSPM的级配设计 | 第96-98页 |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 第98-102页 |
·初定沥青用量 | 第99页 |
·成型与体积指标计算 | 第99-100页 |
·飞散试验和析漏试验 | 第100-101页 |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第101-102页 |
·沥青胶结材料在LSPM中的比选方案 | 第102-104页 |
·不同沥青性能比较 | 第102-103页 |
·混合料析漏与沥青膜厚度对比 | 第103-104页 |
·设计方法及指标 | 第104-105页 |
·LSPM与LSAM的性能比较 | 第105-107页 |
·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五章 MAC改性沥青用于LSPM的基本性能研究 | 第108-129页 |
·压实性能 | 第108-113页 |
·旋转压实性能 | 第109-111页 |
·大型马歇尔击实 | 第111-112页 |
·旋转压实法与大马歇尔法对比 | 第112-113页 |
·力学参数 | 第113-115页 |
·抗压强度 | 第114页 |
·抗压回弹模量 | 第114-115页 |
·渗水性能 | 第115-120页 |
·不同级配及成型方法对渗水系数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不同类型混合料渗水系数的比较 | 第117-118页 |
·不同成型方法渗水系数的比较 | 第118-119页 |
·渗水系数与空隙率的关系 | 第119-120页 |
·水稳定性 | 第120-127页 |
·试验评价方法 | 第121-122页 |
·常规检验 | 第122-124页 |
·汉堡轮辙试验 | 第124-127页 |
·小结 | 第127-129页 |
第六章 MAC改性沥青用于LSPM的高温性能研究 | 第129-140页 |
·沥青稳定基层温度及应力状态分析 | 第129-131页 |
·沥青稳定基层结构的温度分布 | 第129-130页 |
·沥青稳定基层路面结构的应力分布 | 第130-131页 |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试验 | 第131-139页 |
·车辙试验 | 第131-136页 |
·单轴静载蠕变试验 | 第136-139页 |
·小结 | 第139-140页 |
第七章 试验路铺筑及检测结果分析 | 第140-152页 |
·试验路概述 | 第140-141页 |
·试验路方案 | 第141-146页 |
·原路面调查 | 第141-145页 |
·试验段设计 | 第145-146页 |
·试验段生产配比 | 第146页 |
·试验路检测 | 第146-151页 |
·试验路的结构参数观测与分析 | 第146-148页 |
·各层弯沉对比分析 | 第148-150页 |
·试验路车辙观测数据分析 | 第150-151页 |
·小结 | 第151-152页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152-155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52-15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53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53-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5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9-160页 |
致谢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