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异常多参量可视化建模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磁参量反演趋势:由总场到梯度 | 第11-12页 |
·形态特征反演:从二维到三维 | 第12-14页 |
·磁异常可视化建模 | 第14-17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方向与思路 | 第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9-20页 |
·论文结构 | 第20-21页 |
第2章 磁分量及梯度的计算 | 第21-45页 |
·磁场梯度 | 第21页 |
·规则形体磁场计算 | 第21-38页 |
·规则体常规水平状态下磁场及梯度的计算 | 第22-31页 |
·空间任意状态下规则体磁场及梯度计算关系式 | 第31-38页 |
·复杂多面体磁场计算 | 第38-43页 |
·三角形面元磁荷面的计算 | 第38-42页 |
·三角形面元组成任意形状三度体的磁场计算 | 第42-43页 |
·任意形状三度体的梯度计算 | 第43页 |
·反演原理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三维地质体建模 | 第45-69页 |
·地质体建模 | 第45-48页 |
·地质体模型特性和分类 | 第45-46页 |
·地质体建模主要应用领域 | 第46-48页 |
·OpenGL 基础 | 第48页 |
·本文建模方法与模型结构 | 第48-64页 |
·多参量磁法反演系统的三维模型 | 第49-50页 |
·规则地质体建模 | 第50-54页 |
·复杂多面体建模 | 第54-64页 |
·碰撞检测 | 第64-68页 |
·理论算法分类 | 第64-65页 |
·外包裹长方体边框法 | 第65-67页 |
·体积计算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4章 基于计算域分割的并行算法 | 第69-78页 |
·方法原理 | 第69-71页 |
·并行算法实现 | 第71-74页 |
·多线程处理注意事项 | 第74-76页 |
·线程函数的区别与误用 | 第74-75页 |
·与OpenMP 方法的比较 | 第75-76页 |
·应用分析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磁异常多参量可视化反演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78-108页 |
·软件概述 | 第78-79页 |
·开发工具的选取及系统总体设计 | 第79-83页 |
·功能需求分析 | 第79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79-82页 |
·开发工具的选取 | 第82-83页 |
·系统结构和功能 | 第83-86页 |
·正演计算 | 第83页 |
·地质体模型修改 | 第83页 |
·位场三维可视化 | 第83-84页 |
·反演功能 | 第84页 |
·系统运行界面 | 第84-86页 |
·关键技术及其具体实现 | 第86-94页 |
·空间重叠判断 | 第86页 |
·模型拾取 | 第86-89页 |
·模型交互变形 | 第89-94页 |
·应用:模型正演计算及人机联作解释 | 第94-107页 |
·定义三维空间范围 | 第95-96页 |
·实测数据的读入 | 第96-97页 |
·模型编辑过程 | 第97-100页 |
·多参量磁异常的计算 | 第100页 |
·辅助手段 | 第100-103页 |
·自动反演 | 第103-104页 |
·结果输出 | 第104页 |
·算例 | 第104-107页 |
·系统的优缺点 | 第107-108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8-110页 |
·结论和认识 | 第108-109页 |
·建议 | 第109-110页 |
附录A 程序工作量统计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2页 |
个人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