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直升机主减系统振动特性与控制稳定性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多轴齿轮啮合转子动力分析软件发展概述 | 第11-12页 |
| ·传递矩阵法应用于多轴齿轮转子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 ·从传递矩阵法到整体传递矩阵-多项式方法 | 第12-14页 |
| ·从多项式求根到求重根 | 第14-18页 |
| ·传动和控制耦合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8-22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齿轮振动特性分析程序 | 第24-40页 |
| ·程序设计 | 第24-30页 |
| ·顶层活动图设计 | 第24-27页 |
| ·程序体系构架设计 | 第27-28页 |
| ·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28-29页 |
| ·需求分析 | 第29-30页 |
| ·程序中的数据存储内容 | 第30-33页 |
| ·程序建模示例 | 第33-36页 |
| ·算例验证 | 第36-37页 |
| ·研究中用到的其他程序 | 第37-38页 |
| ·齿轮啮合传动当量简化计算器 | 第37页 |
| ·轮齿啮合刚度计算器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固有频率和振型的求解算法详解 | 第40-64页 |
| ·整体传递矩阵-多项式算法的一般流程 | 第40-49页 |
| ·整体传递矩阵的传递矩阵 | 第40-45页 |
| ·传递矩阵组集成总传递矩阵 | 第45-46页 |
| ·总传递矩阵法的减缩 | 第46-47页 |
| ·总传递矩阵法的特征多项式 | 第47-48页 |
| ·固有频率与振型 | 第48-49页 |
| ·组集中的数值稳定性 | 第49-52页 |
| ·比例变换 | 第49-50页 |
| ·平衡相似变换 | 第50-52页 |
| ·固有频率求解中的重根算法 | 第52-56页 |
| ·多项式的重根算法 | 第52-54页 |
| ·各算法重根求解效果的比较 | 第54-56页 |
| ·振型求解算法 | 第56-63页 |
| ·振型求解算法可行性的证明 | 第56-57页 |
| ·振型求解算法中的数值问题 | 第57-61页 |
| ·振型的图示方案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四章 某型直升机主减系统振动特性计算 | 第64-82页 |
| ·从实体模型到集中参数模型 | 第64-66页 |
| ·完整模型的固有特性分析 | 第66-73页 |
| ·当量简化模型 | 第73-77页 |
| ·主减系统模型对扭振固有特性的影响 | 第77页 |
| ·当量简化模型的扭振固有特性 | 第77-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 第五章 传动和控制耦合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82-119页 |
| ·稳定性问题的提出和基本原理 | 第82-83页 |
| ·发动机-主减-旋翼耦合系统不稳定现象的机理 | 第82-83页 |
| ·发动机-主减-旋翼耦合系统不稳性现象的解决方法 | 第83页 |
| ·发动机-主减-旋翼耦合系统稳定性研究方法 | 第83-95页 |
| ·稳定性分析概述 | 第83-88页 |
| ·燃调系统和发动机所涉及的传递函数 | 第88-90页 |
| ·扭振系统的传递函数 | 第90-94页 |
| ·耦合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94-95页 |
| ·考虑主减系统的扭振系统传递函数 | 第95-104页 |
| ·五自由度模型 | 第96-103页 |
| ·三自由度模型 | 第103-104页 |
| ·考虑主减自由度的耦合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104-109页 |
| ·非扭振环节传递函数 | 第105页 |
| ·二自由度扭振系统的稳定性 | 第105-106页 |
| ·三自由度扭振系统的稳定性 | 第106-107页 |
| ·五自由度扭振系统的稳定性 | 第107-109页 |
| ·不同自由度扭振系统对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109页 |
| ·扭振系统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109-117页 |
| ·扭振环节参数对整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110-113页 |
| ·非扭振环节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第113-117页 |
| ·各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的比较 | 第1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 结论 | 第119-1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0-12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24-125页 |
| 致谢 | 第125页 |